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每月都需输血的地贫孩子期待“血液银行”早日实现

玉林日报 2017-12-28 11:11 大字

容县地贫孩子谢明璋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男生,机灵聪明,学习很棒,平时喜欢运动,在老师同学里眼里他是个好学生好伙伴,在父母眼里他是个好儿子,但是他的母亲却常常为儿子低至70的血色素而犯愁。

原来,谢明璋输血没有规律,本来20天需要输一次血的,但有时一到两个月才输一次。要知道这样无法形成有规律的输血对于地贫患儿来说是很不利的,那么小朋友无法得到规律输血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没输血的费用?还是找不到血源?“生命线”关爱地贫项目的志愿者近日走访了谢家,为他们寻找原因。

谢明璋家在容县城郊的一个工厂里,他父亲谢宗振创办了这家小型工厂。谢明璋的父亲告诉志愿者,他并不缺给孩子输血的费用,但是,长年来医院对于输血都需要找献血的互助对象才能输上血,这多少难为了谢宗振。由于具体原因,他们夫妻俩都不适合献血,只能靠亲戚偶尔互助才能献上血。但是在乡下人的观念里,献血对身体不好,献完血后都要回家大补几天。这些对于献血的误解让谢宗振很是无奈,他本人面子薄,自己不献血却让别人献,所以他都不好意思再开口叫朋友帮助互助献血的事。再加上平时工厂生产忙,他又是跑业务又是跑销售,并没多少时间打理家里事。于是谢明璋的血源基本都是由他的妈妈潘丽去求亲戚朋友帮互助献血了,为这事,爱面子的谢宗振没少与妻子急,这也让一心想让儿子输上血的潘丽很委屈。

知道了缘由后,“生命线”的志愿者拿出几本献血宣传册,耐心地向谢宗振宣传无偿献血的好处,从献血对于自身身体的好处,到无偿献血对于社会的意义,再到无偿献血对于日后直系亲属住院用血的政策等。这一番宣传让谢宗振对于献血的好处有了认知,他坦言,以前无偿献血的宣传很难到乡村,所以连他也不懂这些献血的好处,更别说乡亲们了,不少乡亲还停留在“流一滴血需要吃三个鸡才补得回来”这样的观念里。

经过志愿者的这次走访,谢宗振终于解开了对于献血的疑惑,有信心说服亲朋好友去献血了。看到谢宗振对于发动献血有了新认识,志愿者们才向他说明,这次来走访其实他们是有了一个大计划。他们随即把建立一个“血液银行”的倡议书拿出来给谢宗振看,建立“血液银行”是把地贫患儿家庭发动到的互助献血名额,像钞票存入银行一样存到玉林市中心血站的血库里,然后,这些献血的互助名额,由患者每月按需要从“血液银行”里取输血的份额。这样就避免了一次发动得几位朋友无偿献血,但患者每月只用两个单位,而无法长期让这些献血份额保留的难题,也避免了地贫患者家人每月都要寻求互助献血名额的麻烦。

据了解,建立“血液银行”是为了帮助更多的地贫患儿能按时按需输上血,“生命线”关爱地贫项目的志愿者们为此努力了很久,并与玉林市中心血站进行了可行性沟通。

“现在了解到了无偿献血的这么多好处,还有志愿者们费尽心思为地贫患者建立的‘血液银行\’,很让我们这些地贫患儿家长感动!有了志愿者们的帮助,我坚信我的儿子的明天是充满希望的。”谢宗振拉着“生命线”志愿者的手说他很期待“血液银行”的早日实现,那时他的儿子就再也不用为每月的输血名额犯愁了。

新闻推荐

诚信是诚信者的通行证大货车侧翻满地饼干“一包不少”招来买柚大客商

本报容县讯“我们是专程到你们千秋村来挑选沙田柚的。你们千秋村的村民心地善良,为人厚道名声在外,相信如果你们的柚子质量不好的话,不会自吹自擂欺骗上门的客户。”12月16日,又有好几辆挂外地牌照的...

容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