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乡音难忘 乡愁难断 ——广西话剧《花桥荣记》进京展演随记

广西日报 2017-12-11 07:23 大字

谁持彩练

本报记者 李湘萍

“那双筷子还在老家筷筒,那碗米粉还在老家碗中,那扇老门还在梦里打开,那个味道还在老家等我重逢……”12月1日、2日,这带着淡淡忧伤的旋律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回响时,广西话剧《花桥荣记》讲述的由一碗桂林米粉串起的两岸故乡情便在首都观众面前娓娓道来。

在自治区文化厅的支持下,由广西群众艺术馆、广西中华文化促进会联合出品的话剧《花桥荣记》进京参加全国话剧优秀新剧目展演季演出。为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而举办的本次展演季活动,由中国话剧协会联合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北京市文化局主办。18部展演剧目为华北、华东、东北、华中、西北、西南6个片区中遴选出的优秀新剧目,且均是首次在北京亮相。

话剧《花桥荣记》根据桂籍作家白先勇先生同名小说改编,张仁胜担任编剧,胡筱坪担任导演。剧中的故事围绕台北长春路上的一家桂林米粉店展开。老板娘的爷爷从前在桂林花桥开的荣记米粉颇有名气,20世纪40年代末她到了台湾,为维持生计开了这家桂林老字号米粉店。常来光顾米粉店的大多是一些外省来的小人物,其中卢先生、秦癫子、李半城均是老板娘的广西同乡。在台北的岁月里,这些来自桂林、容县、柳州的广西人,尽管命运起伏多舛,却一直在他乡深情地回望故乡的那座花桥和花桥边的那碗桂林米粉。全剧通过一家桂林米粉老字号的沉浮,呈现了寓居台北的广西人不曾忘怀的乡音、乡情、乡恋。

舞台上,花桥、漓江、桂戏、桂花、桂林风情等桂林文化符号,成为主创团队对桂林进行诗意表达、艺术呈现故乡意象的主要元素,也是推动人物情感走向戏剧高潮的强大动力。创作团队还将桂剧引入剧中,特意邀请桂剧表演艺术家赵素萍、黄天良加盟,演绎《薛平贵回窑》唱段,勾动了剧中人物的思乡之情,成为推动人物情感爆发的戏中戏,让桂剧传统艺术成为剧中令人称赞的一大亮点。

“这部剧中的思念之情我感同身受。”观众黄先生曾在桂林工作15年,演员们的精彩演绎勾起了他对美好往事的回忆。水墨画般的漓江风光、寄寓美好爱情的桂花给观众张女士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希望有机会到广西走一走,品一品正宗的桂林米粉,看一看甲天下的桂林山水。

剧目里延绵不断的乡愁,一缕缕地从那碗桂林米粉里飘出来,弥漫在长长的岁月里,令观众回味无穷的同时,也获得艺术家们的肯定。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郝戎教授观看《花桥荣记》后评价:“在淡淡的乡愁中看到了话剧的特质。”武警文工团词作家苏柳认为,《花桥荣记》的演员表演功底扎实,每一段台词、每一个动作都恰如其分地刻画着人物形象,让观众沉浸在剧中,心随情动。北京群众艺术馆原馆长陈雁军说:“用一碗米粉的故事叙说两岸人民的血肉之情,这是艺术作品以小见大的正能量所在,广西群众艺术馆话剧团做到了。”

于细微处雕琢,在反复中打磨。剧组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来排演这个剧目,读原著、琢磨剧本、揣摩角色是演员的必修课。饰演米粉丫头的王萨霓正好是个桂林妹子,她把自己在桂林生活时的诸多经历与剧中情境相结合,再与导演反复交流、沟通,不断调整自己的理解和演绎,成功地塑造了米粉丫头机灵、善良、有情有义的形象。

“我也曾经在桂林生活过,把这段经历调动起来,对我改编这个剧很有帮助。”编剧张仁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他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将小说中人物对故乡的回望淋漓尽致地呈现,通过诗意地回望,让观众感受到浓浓的乡愁,感受到游子对故乡的难舍深情。“这是广西话剧在30多年后再次进京演出,很不容易。”张仁胜透露,话剧《花桥荣记》还有一个由大学生排演的“青春版”,“在学生中播下话剧的种子,广西话剧就有了希望”。

新闻推荐

容县“风暴”行动拆除万余平方米“两违”建筑

"风暴"行动现场12月7日,容县集中整治违法占地违章建筑执法队伍到容州镇厢南社区万丈组开展“风暴”行动,依法拆除“两违”建筑物12处,建筑面积达5200多平方米,至此,该县在“风暴”行动中已出动执法人...

容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