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卢昭军: 傻了?服装厂老板亏本办油坊 为啥?只为传承祖辈古老工艺

玉林晚报 2017-09-01 11:10 大字

卢昭军家用了上百年的油锤制作粉饼师傅在榨油“传统榨油技艺是祖辈生活的印记,我希望能传承下来。”容县一家服装厂的老板卢昭军一语道出回村里开办木榨油坊的初衷。

卢昭军是容县十里镇江口村六丰冲人,从2016年开始,投资20多万元在村里办了一个采用传统木榨技艺榨油的油坊。他说,这是一个赔本几率很高的投资,但他不在乎,只要能把父辈传统技艺传承下来,就是最好的收益。

父亲一场大病,让他萌生开办传统木榨油坊念头

10年前,卢昭军在广东东莞开了一家服装厂,凭着勤恳及过人的商业头脑,创下了不俗的业绩。2014年,他的父亲患了一场大病,为了方便照顾父亲,他把服装厂搬回容县县城。

“扶着父亲走下手术台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时候为父亲做些什么了。”卢昭军说,父亲于1962年从部队退伍后,一直跟着爷爷做木榨榨油,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父亲患病那年已经82岁,再不抓紧时间,把父亲那手榨油技艺传承下来,恐怕以后就没机会了。”

卢昭军开始寻找适合做油榨的木头。“用于榨油的木头一定要足够大且长。”卢昭军说,他找了一年多,最后在朋友帮助下找到了一根树龄在110年左右的龙眼木。

“木头拉回家的那天,我什么都没说,父亲就知道我要用来做油榨。”卢昭军说,父亲卢汉瑜见到他拉回来一根大木头,高兴得像孩子一样,立即在老屋里翻找当年留下的榨油工具,“我知道,他心里一直放不下榨油技艺。”

卢昭军请来会做木榨的工匠,雕凿了近3个月,终于把木榨做好。记者在他家油坊看到,这条木榨长4米多、目测直径超过50厘米。“比我家以前的旧木榨还长、还大。”卢昭军说,他家于1990年停止榨油后,很快就把那条木榨卖了,“200元,人家连价都没还就买走了。”至今想起来,卢昭军仍觉得可惜。

与以前的木榨不同的是,这条木榨加装了液压泵,“开始时也是用铁锤打,到了后面才用液压泵,这样更省力。”卢昭军说。

希望能够引导更多的人去传承这一传统技艺

木榨榨油可追溯到1600年前,在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有关于压榨取油的记载。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加上出油率低,人力成本高,慢慢被机械榨油和溶剂提取油所取代。

“我觉得木榨榨油这种传统工艺是先辈的智慧结晶,应该好好传承下去。”卢昭军说,木榨油味更浓,颜色更纯正,正是缘于它繁杂的压榨过程。传统木榨油有10多道工序:磨粉、蒸粉、做饼、踩饼、上榨、插楔、出榨、入缸等,这些工序全部靠手工完成。“木榨榨油除了炒粉,没有一道工序用到铁器,全部是木、竹工具操作。这也是木榨油要比其他油香的原因。”

“在蒸炒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火候。”卢昭军说,火候和温度直接影响出油率与花生油的成色。炒得太嫩,油不香;炒得太老,出油率低。而且,这种温度全凭手感去判断,没有任何仪器测量。“这手技艺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学到的。除了需要不断练习,还要有悟性。”

现年85岁的卢汉瑜是这项技艺的“权威”。为了保证出油率,每次炒粉、蒸粉都要亲自动手。“炒粉时温度达60多度,他徒手就可以炒得很轻松。”卢昭军说,父亲炒粉时,可以边说话边干活,完全不用看,凭手感就可以判断出粉的成熟度。每次放多少粉,以及手翻动的频率,都有讲究。

卢昭军说,有些工艺看似简单,但没有一两年的功夫是学不到的。传统手工木榨油有着明显优势,它没有高温破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营养成分。将榨出的油倒入大缸,保存时间比机榨的油要长。“现在像我父亲这样懂得榨油的师傅方圆十里找不出几个了,开办这家油坊,希望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传统木榨榨油的好处,引导更多的人去传承这项传统技艺。”

只要能够维持成本便会一直坚持下去

目前,油坊由卢昭军的父亲、大哥和叔父负责运作,卢昭军负责销售。

卢昭军说,由于销量不大,都是有了订单才开榨,一般每月只榨150公斤左右的花生油,主要在县城销售,价格比机榨油略贵。

“我开这个油坊并不指望能赚钱,只要能维持成本,我会一直做下去。”卢昭军说,连同建房子的费用在内,至今共投入了20多万元,目前只能勉强维持,“我不求赚钱,即使暂时亏本我也会坚持下去。”

让卢昭军暗自惊喜的是,油坊开办后,“有了用武之地”的父亲身体一天比一天好,特别是在炒花生粉时,就像一个三四十岁的壮汉,浑身似乎有使不完的劲。一天下来,还能利用空闲时间织几十个用来压粉饼的篾箍。记者采访时,他演示了一番织篾箍手艺。只见他双手不停翻飞,不到10分钟,一只精致的篾箍就编好了。

卢昭军说,他的油坊经常有外地人前来参观,其中不少是年轻人,让他看到了这门传统技艺的生命力。“容县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这些传统手艺完全可以与旅游、文化节结合在一起,不仅能使传统工艺得到有效保护,还能进一步促进旅游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下一步,卢昭军打算为这门传统工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人们能一直关注和传承这门古老手艺。(记者王耀前)

新闻推荐

7岁女孩外出迷路民警帮她找家人

本报讯(通讯员吴有初覃婉辰)8月30日,容县杨村镇一名7岁小女孩独自前往外公家迷了路,容县黎村派出所民警帮小女孩平安返家。当天17时许,容县杨村镇群众黄某某带着一名小女孩来到黎村派出所,请求民警帮小...

容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