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 他的书 我的路

成都商报 2019-12-01 02:22 大字

人 / 物

路遥(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原名王卫国,生于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农民家庭,7岁时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并在农村小学中教过一年书。

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

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引起很大反响,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改编成同名电影后,获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轰动全国。

1988年完成百万字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小说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路遥因此荣获茅盾文学奖。

1992年11月17日,路遥因肝硬化腹水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3岁。

再过两天,也就是本月3日,是作家路遥诞辰70周年。70岁对一个作家来说,正是沉入丰满、深刻的年纪。但路遥的生命定格在43岁,此前一年,他的《平凡的世界》刚获得茅盾文学奖。

一个从苦难走出的农村子弟,一个有大格局、大气势的人,身上有卑微与倔强,心中有梦想与奋斗,路遥可以说是以自己的生命书写自己的作品。这些作品直到今天都仍保持着巨大的能量,《平凡的世界》在书店里依然是“畅销书”和“常销书”,在图书馆也依然是借阅率最高的小说之一。

路遥已经走了很久了,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仍然在热切地、投入地读着路遥的作品,在他的小说里找到了面对生活苦难的力量和希望,在为梦想而奋斗之路上继续前行。

怀 / 念

他的《人生》改写了我的人生

再过几天,就是路遥先生70周年诞辰日了。

此刻,我站在30多年前路遥构思《平凡的世界》曾经伫立的地方:兰州黄河大桥边,听着翻滚的涛声,心绪难以平静。虽然冷风习习,却挡不住对路遥先生的热切思念。

我受路遥影响,感触最深的就是阅读《人生》小说那天起。可以说,这本书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上世纪80年代初,20岁才出头的我,身为基层供销社一名售货员,最大的理想是调回县城工作,或者学开车当司机——那个年代最热门职业之一。当时有句“手握方向盘,给个县长都不干”的话,风行一时,流传甚广。

1982年夏季的一天,我的发小满红喊着我的乳名认真地说:“《收获》杂志刚登了一篇小说叫《人生》,很传奇,适合你看!”

我一听,晚饭都没吃,赶紧跑到乡邮政所取回我订阅的《收获》,高加林的坎坷命运吸引我一口气读完,产生了强烈共鸣。

我生平第一次做起了作家梦。而且说干就干:翻出《萌芽》《当代》《小说月报》等诸多文学刊物,连同《新华字典》《成语词典》也一起摆在桌上,方便随时查阅。手头仅有的路遥的小说《人生》与《惊心动魄的一幕》,则视为重要参考样书。

那段时间,我一改往常玩牌下棋打发时光的习惯,把宿舍门悄悄反锁上,泡茶、点烟,仪式感十足,待情绪稍稍安静,便拿出钢笔,郑重其事地摊开稿纸,连夜开始写小说。

我把自己的处女作题名为《心里有数》,苦思冥想找好词,绞尽脑汁搜名句,把所有熟悉的、听说的以及见过的奇人轶事,统统“召进”脑海,安排他们的角色。一直写到天麻麻亮,可是除了满地的废纸团,半篇完整顺畅的文字都未能写出来……最后以“心中无数”草草收场,自此再没敢动过写小说的念头。

虽然作家梦告吹,但这也促使我第一次冷静地思考未来人生道路,开始琢磨如何出人头地干事业了。

经过一番努力,我被组织部作为优秀人才选拔到团县委任职,仕途一路顺畅之际,我不顾亲朋好友反对劝阻,砸了“铁饭碗”,投身商海摸爬滚打,率领百十号陕北高考落榜青年,先后在北京、西安创建了饮料厂,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我也被评为先进青年企业家。

终于有一天,我拿着《榆林报》主编胡广深先生的推荐信,开着小车去拜访我的偶像。记得当时他的《平凡的世界》刚获了茅奖。听我讲完自己的创业故事,路遥一边打量我一边惊喜地说:“你比孙少安胆子大多了!”

这句话在我听来,真是莫大的褒奖。

结识路遥后,他曾应我邀请,到我领办的乡企集团出席仪式、作报告,还写长信开导过我,给了我许多难忘的支持和鼓励。我也创办了全球路遥读书会,出版了自己的纪实散文集《文学之树长青》《17A纪事》等。回想这一路所留下的行行足迹,都与路遥带给我的影响密不可分。

最后特将路遥1990年写给我的赠言照录于此,希望和成都商报读者一同分享:“乡音最好听,乡情最动心。”

(文/高玉涛,路遥文学奖研究中心主任,路遥全球读书会发起人)

做个普通人,也可以不平庸

——“普通并不等于庸俗,他也许一辈子就是个普通人,但他要做一个不平庸的人,在许许多多平平常常的事情中,表现出不平常的看法和做法来。”

年轻时曾经很喜欢一个女孩,但又觉得和她注定没有未来的时候,深深记得那种难过的心情:知道有一天会淡下去,但在热情仍燃烧于心中时,想到那种“遗忘”的可能性都觉得痛。但最终,当那热情真正淡漠下去之后,其实也早已不觉痛苦了。

面对自己平凡普通的生活时,何尝不是如此?曾经也有过豪情万丈的青春梦想,有过想象中包含无限可能的未来,当时如果有人对我说:你这一辈子注定就是平淡普通地度过。我可能会用力摇头,甚至扑倒在床上哭。

但是真正人到中年,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平凡时,我既不想摇头,更不会落泪了。这样挺好的。就像《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认识到的那样——“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应该按照普通人的条件正正常常的生活,而不要做太多的非分之想。”

可是这话并没有到此打住,“当然,普通并不等于庸俗,他也许一辈子就是个普通人,但他要做一个不平庸的人,在许许多多平平常常的事情中,表现出不平常的看法和做法来。”

是啊,很多很多事,每个人都会做,区别你和其他人的,是你做这些事的方式。生活中很多境遇,大家都会遇到,区别你和其他人的,也是你面对这些境遇的方式。

许多年过去了,路遥所写的世界依旧离读者很近。他笔下那些为生活奋斗、与命运抗争的普通人的故事,仍旧令人为之动容:因为,我们总能在其中照见自己的影子。(文/贾想)

暮色中,那温柔而辛酸的记忆

—— “他一惊,赶忙低头到地上去摸。他抬起了一块软软的东西,凑到眼前一看:天啊,原来是块白面饼!他什么也没顾上想,赶忙摸着在地上把散落的饼都拾起来。”

看《平凡的世界》,我是看哭过的。让我流泪的那个情节,至今年仍记得很清楚:郝红梅给孙少平送了几块白面饼的时候。

她把白面饼夹在要还给他的书里,放在门口。孙少平拿起那本书时,在暮黑中感觉一些什么东西从书页中掉在了地上。“他一惊,赶忙低头到地上去摸。他抬起了一块软软的东西,凑到眼前一看:天啊,原来是块白面饼!他什么也没顾上想,赶忙摸着在地上把散落的饼都拾起来。饼上沾了土,他用嘴分别吹干净。”

当时看到这里时,我的眼眶就湿了。那种对粮食的珍惜,虽然我没有真正意义上挨过饿,但却依然让我心酸不已。或许对饥饿的恐惧早已从史前时期就根植在了人类的基因里吧,所有关于食物的描写,永远都会让我多看几眼,并心有戚戚。

至今想起孙少平拿着那几块白面饼,站在黑暗的学校院子里,眼含泪水的情景,我都会想,路遥年轻时一定也有过类似这样温柔又辛酸的记忆。

没有经历过相似的生活的读者,对书里有些人、有些事,可能确实觉得不好理解。比如那可怜的自尊,以及物质到底可以怎样影响一个年轻人的心灵成长。

但我理解。看这书之后,面对再艰难的环境,我都会努力让自己坦然面对,心态也越来越平和。《平凡的世界》或许不是一部文学史上的经典,但书中那些对普通人的七情六欲极为真切的描写,不输给任何一部经典。(文/程宇)

从为两人遗憾,到为一人伤感

——“两个人的结合,是容不得勉强的,如果一方为着另一方牺牲了什么,当下是蜜糖,今后八成是砒霜。”

书桌抽屉里有一个笔记本,那是我当年专门用来记录《平凡的世界》里我特别有感触的那些句子的,这个本子已经陪伴我整整10年了,那些句子,无论何时翻看,感动都那么清晰。

比如这句关于孙少安和田润叶没有实现的爱情的叹息——“两个人的结合,是容不得勉强的,如果一方为着另一方牺牲了什么,当下是蜜糖,今后八成是砒霜。”

10年前,我看到孙少安那么痛苦地放弃田润叶真挚的感情,为他们感到格外遗憾。但是现在,我觉得少安其实是没那么爱润叶。我相信,一个男人如果足够爱一个女人,他一定想要和她在一起,就算是他自觉条件不够好,出于本能都会去追求,而不会首先考虑“她跟着我会受穷吗?”“不能给她最好的怎么办?”

男人终究是更务实的,不像女人,还会抓住不切实际的情感老是不放手。如果把润叶换成男人,把她后来嫁的丈夫李向前换成女人,那么两人从一开始就会过得和美,一如少安娶了秀莲后,过得那么心满意足甚至甜蜜。可是拒绝接受现实的润叶,却间接导致丈夫出了车祸……唉,我从10年前为两个人感到遗憾,变成了只为一个人而伤感。

《平凡的世界》,我以后应该还会再读它,那时候可能看到的又是不同的细节,记下不同的感受了吧。 (文/孟小兔)

贾平凹:路遥饱受过苦难,他对苦难有着深切理解,他对农村和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在那样的生存环境里,是最能产生一种不安分的、奋斗的性格。路遥是一个夸父,是一个英雄。

马云: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是路遥。18岁时我再度高考失利,成为蹬三轮的零工,是《人生》改变了我的人生,让我意识到不放弃总有机会。

新闻推荐

从便衣队队长到公安部部长 人民政权的卫士赵苍璧

新华社西安10月28日电(记者李浩)在陕北清涧县玉家河镇赵家坬村,一块当地村民所立的石碑讲述着赵苍璧的革命历程。从侦破敌特...

清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清涧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