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牛”出生记

榆林日报 2019-07-06 06:07 大字

出生三天的“脱贫牛”和妈妈幸福地在一起。

文图/本报记者 郝彦丰

“母牛难产牛犊过大怎么办,请大侠支招!”6月26日凌晨1时20分,清涧县郝家墕便民服务中心党工委书记刘慧宁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出求助信息。

一个多小时前,他还在伏案工作,电话铃声突然响起。电话里,便民服务中心驻地郝家墕村村委会主任郝园园的声音焦急而又疲惫:“刘书记,有个事要麻烦你,村集体合作社牛场的母牛下犊难产,从昨晚9点一直折腾到现在都没进展,看你有认识的兽医没,让他给支支招。”

挂断电话后,刘慧宁摔门而出,准备前往牛场查看具体情况。看到干部师浩房间的灯还亮着,刘慧宁便喊上他一起驱车前往。

此时的牛场早已乱成一锅粥!饲养员郝关有围着难产的母牛转来转去,不知所措。郝园园和村党支部书记王永红、村民贺宝军待在现场已三四个小时,瞪着眼干着急,几个人甚至开始讨论起“舍大舍小”的问题。看着疲惫不堪的母牛和刚刚探出头的小牛,刘慧宁暗下决心——“一个也不能少!”

此前从没见过母牛下犊的刘慧宁,立即打电话给辖区高里寺村养牛场,因为之前下乡时听说该养牛场也遇到过类似问题,但按对方说的方法操作后未见成效;随后,他又给唐家河村养牛专业合作社、本中心和绥德县的两名兽医打电话,也均效果不佳;无奈之下,刘慧宁只好拿出手机上网查询、拨打畜牧兽医热线,并在朋友圈发出求助信息……

事实上,刘慧宁在来牛场的路上就想到一个人——此前曾到便民服务中心开展养殖培训的县畜牧兽医局技术员陈前军,但他的电话始终无法接通。幸运的是,随后不久陈前军的电话打通了,说明情况后,刘慧宁恳请他连夜赶来援助。但县城到郝家墕村有40多公里路程,如果派车去接来回时间太长,最后刘慧宁与郝家墕村干部商定,由因故请假回城的驻村工作队队员卢小伟联系出租车将陈前军送至村里。

安排妥当后,刘慧宁又让人赶紧准备照明工具、绳索、水、毛巾等可能用到的物品。而后,在陈前军的专业指导下,大伙儿齐心协力、有序配合,使得牛犊最终顺利生产。此时大家还顾不得休息,帮小牛清理嘴里的污物,捋舌头、擦身体,挤压腹部助力呼吸……“咳”,小牛犊终于发出了声音,并慢慢试着抬头……

“‘母子’平安,喜得公牛仔(崽)!”待到小牛犊状态稳定,刘慧宁也慢慢平复了心情,并在朋友圈发文报“平安”,信息时间显示为“02∶05”。

“这牛犊有福,不然咋会有这么多人连夜为它庆生?咱们的合作社牛场本来就是扶贫项目,这次又见证了干群一心谋脱贫,我看就给它起名‘脱贫牛’吧。”王永红的提议,得到了在场所有人的认同。

新闻推荐

清涧发生塌方事故致2死2伤 责任人被警方控制

华商报榆林讯(记者杨虎元)5月14日上午,清涧县折家坪镇滴水崖村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造成2人死亡,2人轻伤,相关责任人已经被警方控...

清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清涧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