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县高杰村的“能人” 记脱贫致富的引路人白伟二三事

阳光报 2019-05-24 01:00 大字

记者 高小雨 通讯员 任艳莉 秦小平

说起清涧高杰村,人称“清涧第一村”。清涧县高杰村是高杰村镇所在村落,该村也承载着高杰村镇浓厚的人文历史。然而,随着农村人口外流,人口严重老龄化,高杰村也不例外。让农村恢复生机,是很多有志人士的梦,生于高杰村,长于高杰村的白伟同样也怀揣着这样的梦想。

说起回乡创业,白伟显得有些沉重。一直在延安从事销售、餐饮的白伟在2015年10月1日回到故乡高杰村参加庙会,他见到了一两千人参加高杰村庙会的热闹,也在10月2日鱼儿峁旅游中感受到清涧旅游业发展带来近百辆汽车辗转在清涧旅游景点的骄傲,然而也看到了再次返回高杰村,仅有二百多人的落寞。农村人口严重外流,本村经济滞后,这样的现状刺痛着白伟的心。“回乡创业”这个似乎有点不着调的念头充斥在白伟的脑海,毕竟家和事业都在延安。然而,“清涧第一村”的落寞也刺痛着这个年轻人的心。

“回乡创业”,定好了调,该怎么“谱曲”?村民听说在外闯荡的白伟要回来,也纷纷骚动了起来。在2015年10月村级换届中,白伟也顺利当选为村长。既要实现自己回乡创业带动村民致富的梦想,又不负于村委会主任这一村民信任的职责,白伟经过详细的思虑,决定成立村集体运营公司,通过村集体产业发展来带动村集体经济,从而让村民脱贫致富。

村集体经济发展,要让村民短期见效益,依靠高杰村的自然优势,现代农业大棚种植是个不错的选择。

说干就干。流转土地,修建大棚,积极协调资金支持。苏陕协作项目和其他产业扶持项目所建的9座1100米占地45亩的日光温棚和53座3250米占地75亩的钢架拱棚拔地而起。

白伟根据自己从事餐饮销售所结识的安塞蔬菜公司这条脉络,聘请长期从事蔬菜大棚种植的农民技术员到高杰村进行实地考察基地条件,到安塞考察种植情况,到西安考察销售市场,并多次参加农业种植培训,综合市场分析,按照“一村一品”发展规划,便于管理销售的现实考虑,最后确定了“长征3号”烧烤专用茄的种植思路。

然而,由于村民害怕失败、害怕滞销的顾虑,建起的大棚迟迟“嫁不出去”。白伟又走村串户,为村民加油打气,最后以1米拱棚5元的价钱租赁给贫困户,49个拱棚以租赁形式由贫困户打理,白伟自出10万元用来购买苗木和肥料,销售渠道也由白伟负责开拓。经营模式为“公司+贫困户+农户”模式,村集体成立的公司统一确定种植品种,提供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生产资料、技术等种植成本及蔬菜销售利润均为2:8比例,公司占2,贫困户占8,让利于贫困户,让贫困户从中受益,而贫困户只需负责棚内日常管理。

白伟说:“2018年9月份,在县委书记温江城的带队下我们去扬州技术开发区考察学习,我充分认识到我们村集体经济薄弱,资源利用率低,科技含量低,农户传统经营理念严重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我们要充分利用政策机遇,发展好村集体经济,才能让大家脱贫致富奔小康,让我们的美丽乡村建设真正步入正轨。”

习惯于传统作业的农户对现代农业有着复杂的心理。贫困户白家雄说:“刚开始我们打理大棚都按照传统做法,也对村主任请回来的技术人员讲的感觉怀疑,我们有过较劲,有过错误,现在终于意识到科技的重要性,按照科学种植、管护,蔬菜长势好,还保质保量,我们的致富有望了。”

仅去年,在大棚修建好后赶上一茬种植的茄子在11月份全部销售完,贫困户所管理的49个座拱棚共产60万斤,共售48万元。14户贫困户去除各种肥料、苗木成本,也有28万元收入,户均收入达到2万元。

贫困户白侯旺说:“白伟确实是我们村的‘能人’,他当选我们村村长后,通过跑项目、筹资金,通村路宽了,饮水工程实施,自来水进入每家每户,村委会广场也建起了。尤其是这现代农业大棚种植,使我们村贫困户就近就可以就业,我今年承包了3个拱棚,收益四万多,我们这脱贫是没问题的。”

谈及下一步打算,白伟说,“现代农业大棚发展,我们将致力于品牌销售、拓展自己的市场。通过建立分级车间,生产更标准的商品果,并对现代农业大棚进一步进行技术改良,向更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我们要成立自己的销售团队,拓展自己的市场,形成清涧品牌。此外,也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种植、管护技术培训,让农民真正成为有知识、有技术的农民工人。”

新闻推荐

35℃! 对,你没看错17日榆林12县市区最高温度全部超过30摄氏度

本报见习记者刘秀清报道4月17日榆林市各县市区最高气温均突破30摄氏度,其中清涧县以35摄氏度位居榜首,昨日榆林市大部气温...

清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清涧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