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城 我与路遥的三面之缘
路遥是我们这个平凡世界关于人生的永恒话题。作为一个以文字为生的人,我庆幸自己与这位英雄作家和陕北文学青年的精神教父曾有过三面之缘。
第一次与路遥谋面是1984年电影《人生》在榆林电影院举行首映式。那时我还是个中学生,我为刘巧珍对高加林的痴爱泪流满面。电影散场后,我跟穿着米黄色风衣的路遥往他住宿的农垦大楼边走边聊,说了些我们班里也有个高加林之类的话。
1985年8月,陕西省长篇小说创作促进会在榆林剧院召开。记得路遥和贾平凹都来了,且向当地的文学爱好者传授创作经验。贾平凹讲了两个注意观察生活的例子,路遥则讲述了自己7岁时被父亲从清涧过继到延川伯父家的童年遭遇……这是我与路遥的第二次接触。
第三次与路遥相遇是他在榆林宾馆写作《平凡的世界》第三部初稿期间。本土文学青年成立“大漠文学社”,路遥为文学社题词:“存大气,成大器。”并参加了在少年宫举办的成立大会。从宾馆到少年宫,去的时候路遥坐的是地委书记霍世仁的专车。会场上我发现一个细节,抽红塔山烟的路遥,抽烟前总是先把过滤嘴撕掉,然后才点上吸着。时间不长,路遥有点神情落寞地说想回去。于是,我和文学社社长高文智用我单位的小车把路遥送回宾馆。其时正好是1988年元旦,途中路遥伤感地说他想远远了(远远是路遥女儿路茗茗的小名)。
后来,我有幸到路遥的母校——延安大学作家班深造。1992年11月一个寒冷冬天的晚上,宿舍的志丹县同学说听广播上说路遥去世了,我压根儿不相信,以为听错了。因为路遥正值英年,而且我印象中熊腰虎背的路遥虽然个头不高,但身体却像牛一样健壮。此后延大举行“路遥追思会”,才迫使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如果说路遥用生命以文学的形式在平凡的世界实现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梦想,那么路遥梦则更彰显了“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路遥精神,而这种路遥精神已然成为人类精神家园的永恒不动产和底层社会奋斗的精神驱动器。
(作者简介:郭世平,先后就读于延安大学作家班和北京鲁迅文学院,曾任杂志社编辑、记者。编著出版《中外俏皮话经典》《金玉凉言》,作品入选《读者人文读本》《2003中国最佳年度杂文》《陕西歌词百家选1949-2009》《榆阳文库》等诸多报刊书籍。)
纵然时光流逝,回首难以忘却。然而,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地方,总是让我们心怀感动,无限景仰,令我们苍白的生命多出许多美好的记忆。
投稿邮箱:429688523@qq.com
本期主持人:贺静静
新闻推荐
基层有名医 方便又便宜 听医务工作者讲述清涧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康世东(右)在医院护理部检查工作文图/本报记者白潇核心提示康世东是清涧县医院院长,也是榆林市“五一先进工作者”,从事医疗...
清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清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