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清涧县发展黑毛土猪绿色养殖产业的思考

榆林日报 2018-10-11 08:32 大字

黑毛土猪绿色养殖基地(资料照片)

惠生卫

近年来,清涧县红枣主导产业连年歉收,苹果、核桃等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而养殖业逐渐成为农民致富最为有效的途径,成为群众短平快脱贫项目,尤其是黑毛土猪绿色散养规模、质量、效益和市场影响力不断提高。近期,笔者对全县绿色养殖产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在养殖布局、防疫服务、市场销售、品牌打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一、发展现状

清涧县总面积1881平方公里,有贫困村10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2166户30681人,贫困发生率为19.22%,属国家级吕梁片区特困县。境内植被覆盖率高,无工矿企业污染,是黑毛土猪生态绿色散养的天然场所。

2016年以来,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按照“高点定位、规模适度、绿色散养、自然生长”原则,创建“全国最安全、最放心的绿色肉蛋生产示范县”,探索出了一条“合作社+贫困户”独具特色的绿色养殖产业脱贫新路子。目前,全县拥有畜禽养殖企业529个,年畜牧业产值达3.15亿元,创建黑毛土猪基地43个。2017年,4个黑毛土猪养殖企业通过农业部无公害认证,打造了“塬上清涧”公共品牌和“西部粮仓”知名品牌。目前,黑毛土猪养殖户达2000多户,1万多人从事绿色养殖产业。我县在深圳设周转站1个,与北京卫计委等部门签订月供1000头生猪的合同,在鄂尔多斯开设3个黑毛土猪鲜肉店、西安开设10个黑毛土猪专卖店等,绿色养殖产业已成为全县脱贫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清涧黑毛土猪绿色养殖产业发展基础较差,养殖规模较小,品种良莠不齐,管理技术落后,缺乏统一规划,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加工和就地转化滞后。防疫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力量与黑毛土猪产业发展的需求不匹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场选址布局不合理。大多数养殖场选址不科学,布局不合理,建场规模大小不一。有些养殖户将养殖场建在公路附近,有的选址距离居民居住区很近,有的建在低洼阴湿之地,不利排水,不利通风,容易导致疫病的发生。

二是环保设施不健全。大部分养殖场无统一的化粪池、排污渠道、贮粪场及粪污处理设施,污水到处流,粪便四处堆,苍蝇、蚊子横飞。养殖户重养殖轻环保,未建有与养殖相配套的排污处理设施,环境保护与养殖持续发展不相协调。

三是养殖场建设不合理。大多数养殖户都是“以场为家”,生活、生产混为一体,畜舍间距过小,畜舍过于低矮,窗户少而小,采光通风不良。养殖场大门口未设消毒池,生产区门口未设消毒间,多数没有办公室及兽医防疫室,药品随意摆。

四是养殖户思想观念落后。养殖户世代依靠经验来养殖,从畜种的选择到喂养、饲料的选择到牲畜的分娩以及疾病防治等环节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大部分养殖户经济基础和个人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发展理念不是太高,对现代新技术了解得不够,懂得的少,没有看到新技术的实用效果。

五是防疫观念意识淡薄。部分养殖场业主畜禽防疫意识淡薄,没有系统免疫程序,不按程序设防,“重养轻防,轻防重治”的意识严重。

六是专业销售队伍匮乏。因为信息、交通闭塞,专业销售队伍匮乏,缺乏与国内专业销售企业对接合作,出现季节性滞销,挫伤了群众养殖积极性。

三、对策与建议

一是科学确定发展思路。按照“依农养畜、依林兴畜”的循环发展思路,突出“特色化、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打造黑毛土猪特色养殖产业,以一业兴百业,带动全县农牧产业整体发展,建设黑毛土猪绿色生态养殖、防疫、监管、销售、加工、品牌等产业体系,促进农民增收。按照“政府引导、农民主体、企业带动、市场主导”的原则,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增加黑毛土猪肉的优质供给,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以市场化改革为主线,实现养殖流通企业的优胜劣汰,黑毛土猪产业发展由数量规模扩张向规模效应提升并重发展,引导资金、技术、人才进入黑毛土猪养殖产业发展中,政府要加大对产业的宏观调控支持力度,将黑毛土猪肉定位为中高端肉类产品,打造黑毛土猪养殖产业体系,实现农民脱贫致富。

二是建立黑毛土猪绿色养殖监管体系。各乡镇成立黑毛土猪绿色养殖协会,制定企业间流通的自我承诺约束机制,和养殖企业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政府履行属地管理的职责,负责养殖企业运行的全方位监管。质检、药监、动检等部门联合监督黑毛土猪养殖。设立举报电话,进行不定时的抽检。

三是建立黑毛土猪绿色养殖防疫体系。做好国家规定的常规基础性防疫工作,对口蹄疫、猪蓝耳、猪瘟等传染病进行免费防疫,监督实施好防疫工作。利用市场化运作的办法,与有较强技术力量的公司合作,走无病化养殖防疫的路子,实现养殖户、防疫企业、政府共赢。健全乡镇畜牧防疫站,防疫人员不得少于5名,村级防疫员1个行政村设1名。按照“县有冷藏车、镇有冰柜或冷库、行政村有冰箱、防疫员有冷藏包”的配置建设。

四是建立黑毛土猪绿色养殖销售体系。由县绿色养殖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产销服务对接工作,将销售企业和养殖企业及养殖协会进行编制对接,签订订购合同。对长期合同预定和临时性预定的客户,及时对接到养殖场,实行信息共享,及时反馈生猪市场信息。将黑毛土猪绿色养殖产业整体定位为猪肉类中高档产品,散养黑毛土猪饲料以粮食、野菜、草类为主,不添加有害添加剂,生长周期为10个月左右,综合定价以生猪市场价格为基准,每公斤上浮4至6元为参考,按照生猪等级4个标准,制定合理的价格目录,开发不同层次的产品。建设生猪中转站,建立黑毛土猪产业发展物流配送中心,减少销售中间环节。实施肉品品牌战略工程,不断加强黑毛土猪特色产业发展的宣传,提升“清涧县散养黑毛土猪”地域品牌影响力,打造现有“塬上清涧”公共品牌和“西部粮仓”“折镇优品”等品牌,不断提高黑毛土猪肉的产品附加值。搭载农高会、丝路贸易会、红枣文化艺术节、红色旅游等顺风车,推销清涧散养黑毛土猪,力争3年内,黑毛土猪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消费者信任度、溢价能力明显提高,中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明显提高,品牌带动效益明显增强。

五是建立黑毛土猪绿色养殖产业化体系。按照适度规模的定位要求,考虑环境资源承载等因素,合理布局养殖场。在禁养区的坚决拆除,在限养区的认真整改,实施“抓大、改中、带小”的养殖场标准化建设,推行“协会+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加快种猪群体遗传改良,增强制种供种能力,用良种补贴的方式提高良种覆盖率。按照区域发展、方便群众的原则,申请建设中心镇屠宰点2个,配备专业人员,规范化运行。建设县级规模饲料加工厂1个,中心镇建设小型饲料加工厂2个。原料肉由直接上市向初加工的冷却肉、切片小包装和熟食、速食发展,由粗加工单一肉逐步向精加工的多品种、多风味和多档次的产品结构发展,由家庭消费为主逐步向方便快捷的休闲、旅游消费等发展。建设黑毛土猪食品加工厂5至10个,通过食品加工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六是建立黑毛土猪绿色养殖产品追溯体系。加快建设黑毛土猪安全追溯体系,强化肉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饲料加工厂统一配料加工配送,对用料规格数量及日期逐一登记,实现黑毛土猪饲料可追溯。养殖场防疫实行免疫挂标登记,防疫疫苗种类及防疫时间、防疫员登记在册,将免疫信息维护到可追溯系统内。对养殖的黑毛土猪进行无公害认证,并在可追溯系统内备案。每一头黑毛土猪的销售都需要开具统一的检验票据,详细记录养殖场销售以及客户的信息,并在畜牧可追溯系统内标注。

(作者系清涧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新闻推荐

清涧县公安局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集中宣传活动

阳光讯(记者白璐璐通讯员贺世峰梁星星文/图)为深入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动员社会各界和群众积极检举揭发涉黑涉恶违法犯罪,9...

清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清涧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