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从清涧两处遗址看古城遗址保护与开发

榆林日报 2017-09-02 12:22 大字

李青

清涧县境内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尤以李家崖古城遗址和辛庄遗址出名。2015年,考古队在辛庄遗址首次发现了铸造青铜器用的陶范、母模与泥芯,由此证明了这些铜器属李家崖文化的事实,这不仅为晋陕高原出土的众多商代晚期青铜器提供了科学背景,也对进一步研究晋陕高原商代晚期的青铜文化和地理方国乃至商代的政治地理架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李家崖遗址和辛庄遗址为例,对古城遗址的保护开发作一初探。

李家崖古城遗址

李家崖古城遗址(鬼方都城)位于清涧县高杰村镇李家崖村西,无定河东岸,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南、西、北三面环水,东西筑有城墙,南北以高到百米的悬崖为天然屏障。遗址出土大量商至汉代的斧、棒、盆等石器;鬲、罐、碗等陶器;锥、铲、骨卜等骨器;圭、料珠等玉器;剑、矛、驽、印章、货币等青铜器。1983年5月,经省考古研究所确认,古城遗址为商代鬼方都城遗址。李家崖古城址文化遗存被考古界命名为李家崖文化。该遗址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值得注意的是,此城的土石结构在我国已发现的早期古城中尚属首见,这对于研究商周时期的城址和北方古代民族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辛庄遗址

辛庄遗址位于无定河下游支流川口河的上游,清涧县李家塔镇辛庄村东的梁峁上,当地居民称此梁峁为“老爷盖”,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这组大型建筑遗迹的主体建筑属于地穴式建筑,位于峁顶正中,面积超过770平方米,门口内部铺有长约1.8米、宽约1米类似“过门石”的一块完整石板。廊道地面及门道内看到了横铺有宽窄不等的木板,两侧纵置有类似“地脚线”的方木痕迹,置于木板两端之上。2014年2月10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传来消息,清涧辛庄遗址考古获重大发现。在山峁顶部发现的由主体建筑和两级回廊组成的大型建筑遗迹,规模恢弘,主体建筑加回廊总面积约4200平方米,是目前殷墟之外发现的商代晚期规模最大的建筑遗迹。出土器物有陶、骨、铜、石、贝等器多种,其中,出土陶器甚为丰富,计出陶片5000多片,修复器物20余件,均以商代晚期遗存为主。

当前在辛庄遗址附近发现了8个类似的遗址,而陕北高原东南部和它具有共同特征的遗址有140多处。

古城遗址的保护与开发

坚持规划先行。科学编制高标准、高质量的古城遗址保护规划是实施古城遗址保护的前提。古城遗址的保护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牵扯到各方面的利益,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强制力进行约束,是很难得以落实的。为此,我们要将古城遗址的保护规划纳入全县、全市乃至全省的总体规划之中,并与发展旅游业规划相衔接,同时明确规划的实施主体、管理单位、责权范围,使保护开发能真正落到实处。

坚持保护第一。历史文化遗址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保护遗迹我们则无旁贷。李家崖遗址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辛庄遗址成功入选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理应投入大量的修缮和管理资金,但是清涧县作为国定贫困县,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是很有限的。目前当务之急是按照“保护为主,抢修第一”的原则,对现有古迹遗址进行保护,要在遗址处设立醒目的保护标志,落实保护措施,尽可能避免新的破坏。

坚持合理开发。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叫响“保护古迹,我有责任”的口号。要理顺古城遗址保护、管理、开发体制,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组织协调古城遗址保护与开发中的有关问题。聘请有关专家,成立古城遗址保护指导小组,对古城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予以指导,通过对古城遗址的合理开发,为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为历史文化传承注入新血液。

新闻推荐

法院异地成功扣押涉案客车 系全省首例跨地区跨部门协助扣车案

本报讯(记者张志杰实习生詹欣敬)8月22日记者了解到,20日凌晨1时许,随着被依法查封的大客车安全驶入长安区法院,执行法官驱车近500公里,在清涧县运管、交警部门共同配合下,全省首例跨地区跨部门协助...

清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清涧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