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过元灯节,你知道由来吗? 玉林民俗专家:市民无论在哪一天过元宵节,都同样祈愿美好
?2月15日晚,市民在园博园游园赏灯。(记者 廖源 摄)
昨天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市民纷纷以各种传统方式庆祝,吃汤圆,赏花灯,阖家团圆。也有不少市民遵循“老例”,选择正月十六过“元灯节”。
吃汤圆,不变的仪式感
2月15日上午,记者在东岳市场看到,几家手工汤圆摊档一溜儿排开,摊主刚包出来的汤圆很快就被顾客买走,芝麻花生馅的尤其受欢迎。“虽说超市有不少冷冻汤圆卖,但很多熟客都喜欢吃这种现包现卖的。”摊主黄大姐说,她平时卖日杂小食,正月十五前就卖现包汤圆,一直到正月十六,因为“玉林有部分人家是过十六元灯节的。”
老家兴业葵阳的刘先生则在这天中午给家人做了一顿丰盛的“饽鳖”,即是汤圆、玉林人口中的“莲子饽”。这“饽鳖”里没有馅,是一只只拇指大小的糯米团子,放进骨头汤中与头菜、猪肉猪肝等生料一起煮。数十年来,在元宵节当天吃这种“咸味汤圆”成了刘先生一家特有的仪式感。
扎花灯,赏灯会
元宵观灯展和赏灯会是我国民间历久不衰的传统项目。2月15日晚,挂在玉州路以及一些主干道行道树上的大红灯笼和彩灯尤显别样的喜庆气氛,近期园博园举行的灯展也以璀璨幻丽的灯光效果,吸引了不少市民入园观赏。
“以前的元宵节,玉州路上下十字街口沿街骑楼檐下会挂满花灯和灯笼,晚上灯一开,五颜六色,十分漂亮,很多人饭后出门溜达赏灯。”家住人民东路的吴姐说,她小时候在西就社区的新南里生活过,对元宵节晚上与家人沿十字街漫步赏灯的情景记忆犹新。
据了解,玉林以前的元宵花灯是以竹篾扎成骨架,再用浆糊把纸糊在外面,然后涂些颜色、做些小装饰。在玉州区城北街道谷山村、城西街道莲塘村还有不少扎花灯的老手艺师傅,如今篾扎花灯已很少,这些老手艺传承乏人,元宵节晚上,小孩提着各种小花灯在街上溜达、在村巷穿梭的情景也少见了。
元宵元灯,同样祈愿美好
在玉林城区,除了正月十五元宵节,一部分市民还形成了正月十六过元灯节的习惯。“据我所知,我老家玉州区城北街道寒山村以及名山社区、东明社区等一些区域大多是过正月十六元灯节的。”玉林市文化时空研究会的禤本明告诉记者,元灯的“元”字是完、圆的谐音,含有两层意义,一是人们在这天把农历正月初八至初十挂在祠堂的灯拆下来,以示“完成、圆满”,二是表示新年初元、喜庆之意。
“正月十五和正月十六两天都有人过节,还有的人家两天都是节。”玉林民俗文化专家康圣清说,不论过哪一天,民间尤其是农村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过节这天烧“元宵纸”或“元灯纸”,敬备三牲酒礼供奉祖先,当晚的饭菜也如年夜饭一样丰盛。
“玉林民间还有一种‘比别人多一点’的潜意识心理,这也是一部分人过正月十六的原因之一。”康圣清认为,出于这一心理,如有的玉林人做寿不做70岁、80岁,而做71岁、81岁,也是取一个“从一开始,没有尽头”的好意头。总而言之,人们无论在哪一天过元宵节,都是欢庆丰年、祈求美好愿景的表达。
(记者 谭伟玲)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黄冰)2月14日,福绵区人社局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组织开展以“春风送温暖,就业送真情”为主题的福绵区“春风...
玉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玉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