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区马合镇多措并举系统治理生态环境美了乡村富了民
2021年11月4日,在河口湿地栖息的候鸟。 高苗 摄
记者 高苗 钟文玲通讯员 郑刚
榆阳区马合镇地处陕蒙交界处,区域内地势平坦、人口集中,是典型的北部风沙草滩区的现代农牧业乡镇。过去,这里风沙大,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马合镇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薯麦轮作——
有效调节沙地生态
马合镇西北方向有3万多亩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夏秋季节以种植马铃薯为主,玉米作为倒茬作物进行年度轮作倒茬。过去,冬春季节,马铃薯和玉米收获后,土壤表层破坏,无植被覆盖,容易引起大面积的扬尘。为此,马合镇联合科研院所、农技推广站和种植企业、种植大户,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推行薯麦轮作倒茬模式。就是在马铃薯收获后,利用土地空闲期间种植冬小麦,第二年春季种植前将冬小麦深翻到地里,作为有机肥提高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这样做既能产生产业上的经济效益,又能起到防风固沙的生态效益。
从产业方面来说,轮作倒茬可以有效降低马铃薯连作引发的生长不良、产量低、品质差以及连茬种植产生的真菌性、细菌性病害,可以缓解作物镁锌等微量元素缺乏症状,提高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增加第二年作物产量。
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来说,冬小麦秋冬季节根部生长快于地上部分,地上部分可以防沙,地下根系最长能够达到15厘米,固沙能力很强,可以有效防止冬春季沙尘问题。从种植成本方面来说,每亩冬小麦投入约50元,成本相对较低,但是带来的经济效益、产业效益和生态效益更为明显。
退牧还湿——
加强湿地生态保护
位于马合镇的河口湿地,近年来成了候鸟栖息地,是马合镇生态保护的重点。
该镇坚决落实退牧还湿、禁牧减畜、轮封轮牧等生态治理措施,降低对湿地的人为干扰影响,确定湿地保护红线和范围,不断提高湿地范围管理水平,完善资源管护系统,为湿地植被恢复提供基础条件,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连续性和生物多样性。
2021年以来,途经河口湿地的候鸟达5万多只。河口湿地已经成为南迁候鸟重要的路线中转站、能量补给处、体力休养点。
持续用力——
推动生态环境好转
马合镇坚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下大力气整治乡村环境卫生,以榆乌路、刀红路沿线和农户伙场盘子为重点开展整治,拆除废弃房屋圈舍、清理垃圾,建成垃圾压缩站、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周转点,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该镇封沙禁牧管护森林资源12.5万亩,义务植树5万多株,生态造林7600亩,落实经济风沙林、灌木造林、沙柳平茬1万多亩,扎实推进矿区生态治理,动员全民参与到公共场所、伙场盘子、农户房前屋后的绿化、亮化、硬化、净化、美化“五化同步”。
同时,该镇以“十乡十村十件事”示范带动,实施粪污无害化处理项目,安装玻璃钢罐2批次72个,实现60多户养殖大户全覆盖。实行人居环境“周督导、月评比”制度,考核结果直接应用到环卫经费奖补中,广泛发动妇女、学生、志愿者、企业职工等力量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治理工作中。
现如今的马合镇,“魅力马合、多彩河口”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崔雅芹)近期,中国银行榆林分行按照榆林市人社局《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发放应用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统筹协...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