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东门广场 听听“东门窿”那些老故事
东门广场初建成时非常气派
上世纪60年代玉林城区东门路旧貌
上世纪90年代“东门窿”航拍图
日前,位于玉林城区东门广场的步步高南城百货玉林店停止营业,正式撤场。这家见证了玉林10多年来发展的大型商场转身离去,引发了不少市民感慨和怀念。
东门广场处于市中心商业繁华地带,多年前,这里就建成了集购物、娱乐、餐饮等于一体的商业广场。东门广场所处的位置,以前被玉林人称为“东门窿”,后因人民路、解放路、内环东路、内环南路、水电巷、安定街6条道路在此交会,又被称为“六路口”。这里是一个历史底蕴深厚的老街区,承载了不少玉林人的记忆。
以前这里就是商业繁华的街区
东门广场的建设方是广西玉林黄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陈永坚介绍,以前市民称呼的“六路口”位置就在现在电力大厦前面的红绿灯往西10米左右。
在以前拍摄的老照片上,可以看到原来的“六路口”位置周边分布着不少瓦盖的平房,高楼屈指可数。“在那时候,这些平房都是没有自来水的,居民用的是地下的井水。”陈永坚说,这些平房之间挨得很紧密,屋巷很窄。在拆迁前,这些平房很多成了危房。在平房的前面,原来还有一条建于民国时期的骑楼街。
“以前玉林城区的主干道东方红大街有一大段就在‘东门窿’的位置。”玉林文史学者黄继军介绍,那时候的东门路段、大府园至旧骑楼街所在区域是旧玉林城居住、商贸和娱乐的集中地。“以前‘六路口’位置还有不少编织草席的店铺,还成立了织席社,非常热闹。”
曾居住着肖、何、梁3个姓氏大族
原来的“东门窿”居住着肖、何、梁3个姓氏的大族。其中,“东门肖”在玉林民间流传下来的故事最多。“大概在明朝时期,这个家族就从现在的福绵区迁居于此。”黄继军介绍,最初迁居到“东门窿”的肖姓先辈是一位很有钱的商人,由于这个家族人丁兴旺,不断增建房屋,家里便分为两个大院,开了两个门口,一个大些、一个稍小。后来,人们便根据两个门口的大小,将这两个大院的肖姓人家分别称为“大肖”和“细肖”。
据说,以前“东门肖”的宅院设有后花园,但随着房屋不断增建,后花园被毁掉了,之前很宽敞的屋巷也开始变窄。后来,随着人口增多,肖姓子孙不断外迁。而随着城市不断变化发展,原来居住在“东门窿”的何姓、梁姓人家也陆续搬离了这里,迁居他处。
黄继军介绍,在原来的肖屋宗祠附近,以前还有一所东门小学。这所学校面积不大,没有运动场,上体育课学生得到原来的大府园。后来,东门小学搬离了这里。1978年,这里成立了玉林镇七中,当时办学规模不大,只有10个班左右。1986年,玉林镇七中搬迁到现在的玉州区玉城街道白水塘明兴巷,2003年改名为玉州区第七初级中学。
玉林镇七中搬走后,这里在一段时期内成为饮食街,夜宵兴起就更热闹了。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东门窿”成了不少玉林人心目中的美食聚集地。
广东粤剧大师曾来这里演出
上世纪30年代,玉林城区有三大戏院,分别是大观戏院、国际戏院和公共戏院(也称二院)。其中,大观戏院和公共戏院都在“东门窿”,二者又以大观戏院较为热闹。当时,大观戏院的具体位置就在现在的东门广场后面。黄继军介绍,大观戏院所在地原来是何屋宗祠。抗日战争初期,何屋宗祠被炸成平地,后来这里就建起了大观戏院。
大观戏院建成后,每天晚上前往看戏的人都非常多。特别是上世纪30年代末,当时广东著名的粤剧一代宗师马师曾、粤剧艺术家红线女等因逃避战乱来到玉林。刚到玉林的3个月,他们几乎每天晚上都在大观戏院演出。“那几个月,整个玉林城可谓是夜夜空巷,人们都争相到大观戏院一睹大师风采。”黄继军说,那时候马师曾和红线女在当时的鬱林酒店(今金茂大厦处)居住。由于广东人有饮早茶的习惯,他们早上会到当时的果然酒家饮早茶,所以每天都会有不少戏迷早早就到果然酒家订好茶座,一边饮早茶,一边品评大师前一晚演出的粤剧。也因为这些大师的出现,玉林一时兴起了听粤剧、唱粤剧之风。
解放路以前另有3个名字,个个有故事
黄继军介绍,在“东门窿”交会的其中一条道路解放路在以前并不叫解放路。它原来有3个名字,第一个名字叫箭道路。清朝时期,玉林城的兵署设在现在的市公安局玉州分局后门位置。当年,这个兵署旁有一块大池塘,士兵们经常在池塘旁边练习射箭,所以当时把这条路叫箭道路。这条路的第二个名字叫学前街,因为这条路一直通到古定中心小学的大成殿,而大成殿在当时又叫“学宫”,所以这条路被称为学前街。
解放路的另一个名字叫忠烈街。明清时期,这里有一个忠烈祠,供奉的是明朝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陶成。陶成为玉林陶氏第六代,饱读诗书、谙熟兵法。明正统七年(1442年),倭贼突破大嵩、桃渚等地驻军,杀人抢劫。朝廷便选了陶成,委以抗倭重任。陶成亲自带兵追剿,擒获230名倭寇,并将他们全部诛杀。后又设计烧毁了卷土重来的倭寇的船只,使得倭寇很长时间不敢再侵犯东海。但令人痛惜的是,1450年,陶成在平定内乱时,一马当先率兵出战,不幸殉难。朝廷追授陶成为浙江左参政,录用他的儿子陶鲁为八品官。后来朝廷分别在浙江金华、玉林城区、广州陶街三地敕建“忠烈祠”,以昭陶成之忠烈,以报陶成于久远。人称陶成为“忠烈公”,这条路因此被称为忠烈街。1949年11月,人民解放军在解放玉林城时沿着这条路进入玉林城区,所以后来这条路改名为解放路。
曾经的“东门窿”,如今已华丽转身成为繁华的商业广场。它的“前世”,让不少玉林人追忆和怀念;它的“今生”以及未来,值得玉林人期待。
(记者 王耀前)
新闻推荐
“双减”落地见效 课后服务绽放精彩 23.77万名学生参加科普、体育、艺术、阅读、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
在学校开展的课后服务中,市育才中学小学部的学生在上美术课。本报讯(记者陈君铭通讯员甘贞贞)12月30日下午,玉林市召开“双减...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