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恺珖老人看了本报“最美家乡人”报道后,讲述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72年前她冒险捐粮救助地下工作者

南宁晚报 2021-11-12 06:32 大字

?88岁的杨恺珖老人将72年前鲜为人知的往事娓娓道来

■本报记者周志英/文 宋延康/图

如果时光能倒流,88岁的杨恺珖老人,一定想回到1949年,和年少的挚友促膝长谈,憧憬未来的晴朗时光。次年,她失去了同窗挚友李桂芳,一别成了永别。说起少时在玉林求学的经历,杨恺珖眼里泪花在打转。她和挚友李桂芳之间,还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

在看到10月24日《南宁晚报》刊发的“最美家乡人”报道,杨恺珖老人萌生了将自己的故事说出来的念头。

1949年5月,新中国成立前夕,李桂芳告诉她,有一名地下工作者断粮了,急需援助。15岁的杨恺珖毅然捐出了10斤大米,帮助对方渡过难关。2017年,当年被救的这名地下工作者还亲自来信,感谢杨恺珖当年的支援。

如今,老人将这段经历娓娓道来,是想给后人一点鼓舞,也使故事能流传下去。

八旬老人心中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这一年,南宁晚报记录了许多人的经历和故事,而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故事,有些特别。故事的主人公是88岁的杨恺珖老人,从她饱经沧桑的讲述中,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徐徐展现在我们面前。

杨恺珖,1934年出生,老家在玉林市,是广西水电工程局一名退休干部。杨老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年少时离桂北上求学,大学毕业后进入国家煤炭工业部任职,后辗转回到广西工作,也曾是雷厉风行的铁娘子。杨恺珖老人快人快语,思维敏捷,即便年岁已高,依然笔耕不辍,保持着对时事的敏锐和生活的热爱。

11月2日,记者在广西水电工程局宿舍区内见到杨恺珖老人,她满头银发,精神矍铄,老人打趣道,自己虽年纪大了,但饭量不输年轻人。退休多年,她一直坚持读书读报,写作投稿,有时即便是夜深人静,瘦削的背影仍在伏案写作,“我是《南宁晚报》的忠实读者,每一期的报纸都要看。”杨恺珖老人随身还带着一份今年10月24日的《南宁晚报》,她说,当期报纸刊发了“最美家乡人”报道,正是这一期的报道,让她萌生了一个念头:“我想说一个72年前的故事。”老人觉得,她的故事,跨越了时间长河,她也想让大家知道这一段罕为人知的往事。

年少时曾冒白色恐怖捐10斤大米支援革命人士

老人说,这个故事,藏在自己心中70多年了,随着年纪渐长,心事越重,她将故事说出来,希望能鼓励后人,也能留下印记,使故事得以流传下去。

1949年5月,杨恺珖在玉林县中40班念书,年仅15岁。当时在班上,与同窗李桂芳关系要好,“她各科成绩都很优秀,我时常请教她。”杨恺珖回忆说,当时新中国准备成立,同学在一起也经常私语国家大事。

1949年上半年一天,李桂芳细声对杨恺珖说:“有个地下工作者住在我家断粮了,很难过。”杨恺珖听后,心头一紧,心也随之不安。

当时李桂芳家在玉林县城下十字街维新鞋店,杨恺珖家在距离玉林市区三十多公里的乡下,平时她和弟弟、妹妹三人在市里上学,放学了就回族人在市里的“杨氏会馆”自己做饭。

“开创国家前途的工作者有难,作为一名初中生也应尽责,我就在米桶里舀了约10斤大米,冒着白色恐怖到维新鞋店,交给李桂芳支援那人。”尽管过了那么多年,当年同学的话语,自己的举动,犹若眼前,杨恺珖老人记得清清楚楚。

大米捐出去了,杨恺珖很高兴,但眼前也有新的困难。“我母亲每月给我三姐弟口粮有限。为此煮了几天粥,虽然总是吃不饱,但也快乐渡过了难关。”杨恺珖说,那10斤大米,相当于姐弟仨一周的口粮。杨恺珖从李桂芳处得知对方有米渡过难关,得到了饱餐,心里也欣慰,她没有继续打听对方的信息,甚至连名字都不知。

1950年,杨恺珖上了玉林高中26班,突然传来一个让她痛苦至极的噩耗:“李桂芳遭土匪迫害,牺牲了。”回想往事,杨恺珖仍感到痛心,挚友不在了,很多事无法办了,也永远无法见到她了。

悲痛之余,杨恺珖更加发奋念书,最后考取了武汉中南财经学院(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953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央机关,杨恺珖在北京成家立业,孩子相继出生。后来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她选择回到广西。

心事埋藏近70年意外获知当年救助之人身份

回到广西后,杨恺珖先后在玉林、南宁等地任职。退休后,她有更多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读书,看报,笔耕不辍,始终保持着学习的能力。

随着时光推移,她发现自己心事越来越重,很想知道当年捐10斤大米帮助过的那人究竟是谁,如今又在何处?

2016年,她回玉林老家扫墓,遇到了一个小学同学,“我把心事和要求讲了,想知道当年住过维新鞋店那位地下工作者是谁”。她的同学兆麟听到这个信息觉得非常惊讶,因为自己的先生就是当年杨恺珖捐米帮助过的那人,至此,谜底终于揭开,杨恺珖惦记的事情终于有了回音。

2017年,玉林市商务局离休干部陈方明给杨恺珖来信,他在信中提到,“1949年5月,我住在亲戚李桂芳家开的维新鞋店(该店距离玉林市玉州区政府不足100米,玉林市解放后已关闭——编者注)。当年5月的一天,她送十多斤大米给我解困,说是她一个姓杨的女同学捐助的,并叫我不必追问这个女同学的名字。时隔68年,今天您说起,让我才知道那个雪中送炭救助我的恩人就是您这位令人敬重的恺珖同志。”杨恺珖老人收到来信很激动,书信一直小心翼翼收藏着。在采访时,杨老拿出另外两张信纸,这是她写好的准备寄给我们的书信,上面讲述的正是这个故事,娟秀的字体,行云流水的叙述,出自一位八旬老人,实属难得。

采访的最后,老人的儿子杨先生帮忙拨通了陈方明老人的女儿陈女士的电话,得知陈老夫妇于前两年已相继去世,杨老有些意外,感到难过。陈女士告诉记者,父亲是1932年生人,早年投身革命,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玉林工作,很少在儿辈面前提及过以前的事,但因为两家人颇有渊源,所以她也知道这段往事。如今,二老驾鹤西去,她作为家属,非常感激杨老当年对父亲的帮助,两家人会一直保持联系,将这份情谊延续下去。

“1949年5月,我住在亲戚李桂芳家开的维新鞋店。当年5月的一天,她送十多斤大米给我解困,说是她一个姓杨的女同学捐助的,并叫我不必追问这个女同学的名字。时隔68年,今天您说起,让我才知道那个雪中送炭救助我的恩人就是您这位令人敬重的恺珖同志。”

——节选自陈方明给杨恺珖的来信

新闻推荐

深化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见成效 玉林生铁货运实现“公转铁”

首趟装载生铁的列车驶出玉林货运站。本报讯(记者林声远通讯员方丽丽)11月10日,一列载着3000吨生铁的火车从玉林货运站缓缓驶...

玉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