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期颐,忆青葱 憨憨玉林山里娃 回首北外梦仍暖

玉林晚报 2021-05-12 06:50 大字

欣逢党的百年华诞,心中诸多感受。书房的墨宝“逐梦京华”瞬间勾起了我56年前,从南疆广西豪情满怀踏入北京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以下简称北外)神圣殿堂的种种场景。

1

三位师哥陪伴千里逐梦京华

1965年8月26日,我怀揣北外的录取通知书、进京证明、玉林至北京的火车票,与同时考上北外泰语专业的彭同学还有两位不同院校的师哥,四人一起欢欣雀跃踏上飞驰的北上列车,日夜兼程三天三夜到了北京的永定门火车站。

遥遥5000多华里的进京路,难忘三位师哥帮助。记得,到衡阳站时为转车得住一宿,店家客满让我们四人住通道,四张窄窄的行军床紧挨墙边一溜排开。为我安全着想,三位师哥让我睡中间的铺,他们仨睡两端的床。有了他们的护航,时年小女生的我方能快乐无忧抵达京城。56年后的今天,此恩仍刻骨铭心。

2

北外如春 沐浴温暖

北外的迎新校车缓缓行驶在平直宽大的长安街上,右看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城楼、左瞧开阔无比的天安门广场,我止不住心潮的澎湃激昂,“北京,我来了!”玉高(广西玉林高中)儿女的“逐梦京华”不再是纸上谈兵。

三天三夜的慢车,抵京时,脚面肿得像发面馒头。负责接待和照顾新生的阿拉伯语五年级的师姐丁对我热情相助,专门为我借来了同班男生的特大号拖鞋,让初到北外的我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进京后的头一个周日就急不可待跟老同学聚一块儿赶往天安门广场拍照,快快冲洗速寄远方的父母、亲友。

3

餐巾纸与国庆受阅

到校没几天便被海选到人民大会堂,当了一回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群众演员,在宴会厅享受过一餐。憨憨山里娃,看到轻插玻璃杯上美艳如花的小玩意儿异常新奇。有人说它能吃,也有人猜是装饰,但都只是围着死劲看,谁都不忍心动一下。后得服务员明告,方知那叫“餐巾纸”,乐得大伙哈哈大笑。

为迎国庆受阅,9月30日晚即冒秋寒“蛰伏”广场周边,待东方欲晓,一宵没合眼的咱:整整衣冠、抖擞精神,就又手持彩旗、昂首挺胸,向着城楼方向高呼“万岁!”,跟着万人方队、踏着波涛般的声浪大步从天安门前走过,心想:毛主席肯定看到了自己!

4

天道酬勤 结出奇花异果

铆足了劲儿力攀学习高峰的我们,对高校圣殿无比珍惜。学习如饥似渴、废寝忘食。专攻外国语的我们,有时会为一个难音、难调,练到声音嘶哑口干舌燥仍不放弃。至于图书馆、阅览室那就更是温故知新、拓宽知识面的好园地。每天早7点,食堂边的高音喇叭送出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早间新闻,同样是学习的必需:听、学标准普通话,了解国家大事;同时,心底的“中越同声传译”即是由此开始。

以“听说领先、读写跟上”为教学主导的北外,越语班尤为突出。北外越南语的开山鼻祖张迪安,越南归侨杜英流、黄来苏三位老师在时年越语教学领域一张白纸、书面资料连字母都没有的情况下,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硬是从中闯出了路子:边上课边编教材,夜以继日、呕心沥血,课上精讲多练,学生拼命学好。

当年的我们,“恰同学少年”,聪明机灵、充满活力,吹、拉、弹、唱、演,样样在行。老师们因势利导,让我们学唱越语歌曲,鼓励我们课上课下大胆与越南专家会话,用越南语表演话剧等等。隐约记得,时年,同学们有的演越南民兵,有的扮越南美少女;我们现任的“北外学子群”群主李甚至还演了美国总统;而高高瘦瘦、鼻梁勾勾的吕同学则演了美国兵,形象逼真、活灵活现,众人笑得前俯后仰……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不但情趣盎然,更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课上学到的知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提升。

这种在“笑中学”的效果极佳。越南语两个班的34名学生不久便结出了越语学习的奇花异果:3个月后,日常用语我们已能流利对讲;一个半学期后用越语表达情感已全无难度,其精准率甚至超过了母语;学习尖子冯同学,没等毕业就被“扽”出来当了工农兵学员的老师。

5

太学生

当年,北外越南语一共招收了34名学生,分两个班,我被分在一班。班干各司其职,一丝不苟,同学们个个不甘落后。大众楷模周同学更是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体育班长郭尤其卖力:就连北风呼啸的早晨,也还领着全班17号人操场慢跑。半小时下来,人人头冒热气、严寒一扫而去。回屋稍加梳理,冷水搓脸、神清气爽,一个个就又手捧教材,树林间、小道边迎着寒风大声朗读一刻钟才去吃早餐。

按惯例,1969、1970夏我们必须毕业离校。正当大伙去向不定、心绪不宁之时,突然传来大好消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指示我们北外69、70两届毕业生全部留校继续进修、搞运动。瞬间,天地一片欢腾,校园处处洋溢着喜悦。因此,我们这两届待在学校从1965年8月到1973年3月,共8个年头,人赐雅号:太学生。

按部署,1970年5月间,我们和北外所有员工一起从北京整体挪到了湖北沙洋干校,直至1971年9月返校,历时一年半。工人宣传队、军人宣传队把全校各部、系编成连、排、班管治。

辽阔荒芜的湖北沙洋干校,蛇、鼠、乌龟随处可见,住的是外边大雨、里边小雨的破草棚,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插秧割稻、耕田耙地;棉田除草、挑砖盖房;夜半,军宣队还不时搞个拉练什么的,全体背上行囊,在黑暗中连滚带爬跑上几十里……寒冬酷暑中,除了劳动,军、工宣队的领导倒也没全忘我们是带着进修任务的大学生,只是总爱把外语学习时间安排在人困马乏的下午两点。即便这样,正数也永远大于零,我们珍惜!我们努力!

6

无愧

一年半的沙洋干校劳动改造,磨练了意志,强健了体魄,是我们人生中一笔异常难得的精神财富。

1971年10月回京,再次坐在安静、温暖、舒适课堂上的我们变得更加成熟,深切感受到这一切来得是多么不易!更加清晰的人生目标以及对知识的渴盼,学习起来像是带着核动力,不知疲倦。

1973年3月,“太学生”们带着知识、带着笑容、带着老师们的期望,阔别母校,奔赴祖国各地。在漫漫人生的旅程中,在不同的岗位上不懈努力,奉献各自的辉煌。如今,步入晚秋的我们,回首往事,无愧北外“外交家摇篮”的称号,无愧于老师们的谆谆教导,更无愧于“太学生”这一雅号!

我在北京语言大学(简称“北语”)长达41年的对外汉语教学生涯中,先后教过来自140多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来华留学生,用汉语搭起了通往世界各国的友谊桥梁;我上课、编教双肩挑,教学方面以及其他文类的短篇还常见于北语的大小校报。通过多年的拼搏,我的教学得到了学生们以及领导的普遍好评,还曾两次以客座副教授名义被大学派往泰国的华侨崇圣大学和北语在韩国的分校任教多年。

成绩的取得与三位大学老师高尚的师德影响密不可分。是他们在北外时就在我年轻的心田播下了良种,为我树立了楷模、榜样!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给了我:一个农村女儿今天的一切!永念党恩,永远跟党走!

新闻推荐

玉林市国防教育大讲堂开讲 汪平作专题授课

本报讯(记者黄锦群)为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规,增强全民国防观念,5月11日,2021年玉林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国防教育大讲堂在玉林市民...

玉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玉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