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州区八中一群学生两年多来轮值背残疾同学上下楼、进出教室,成为校园的“活雷锋” 1809班 你们“背”后的故事真美
1809班成立一个爱心小组,每天轮流背陈同学上下楼梯。
1809班的同学总会利用课余时间,帮助陈同学温习功课。(本报记者 林声远 摄)
3月3日13时50分,在玉州区八中校园内,距离学校的起床铃声还有10分钟,1809班的卢嘉乐、曾悦洋、梁宏郁同学就已经起床,三人来到教学楼一楼,看到班里的陈同学坐在妈妈的电动车后座上等着他们了。三人走过去,家长从车上下来挪开位置,大家扶着陈同学的手和腿,把他一点点挪到卢嘉乐的背上,然后曾悦洋、梁宏郁在两旁扶着他的身体,辅助卢嘉乐背着他到达二楼的教室。陈同学的位置在讲台下的第一排,他们把桌子挪开腾出空间,帮助陈同学从卢嘉乐的背上坐到椅子上,再把课桌挪回去。
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而这一幕,每天都在校园上演。原来陈同学因疾病双腿无力无法行走,属于二级肢体残疾,从初一开始,玉州区八中就给家长开通绿色通道,让家长每天接送该同学到教室楼下,然后由1809班的学生轮值背该同学上下楼进出教室,这已经坚持快三年了,成为学校的一支活雷锋队伍。
成立爱心小组,背残疾同学上楼进教室
“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学生,很多学生也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照顾这位同学?”回想起初接触这名同学和家长的情形,班主任陈芳最担心学生会鄙视、笑话陈同学。
“让学生学会感恩,健康向上。”这是陈芳10多年以来做班主任的理念,她教导班级学生积德行善,乐于助人,团结友善。“大家不能对陈同学不尊敬,说他的不是,不能鄙视他、嘲笑他。”这是陈芳经常和班里学生说的话,让她欣慰的是,当初的担忧并没有发生,学生之间团结和睦,互帮互助的氛围很浓郁。
七年级第一个学期由陈同学父母接送,并亲自背进背出教室。“看着他们背上背下吃力的样子,心里难受,想帮他们分担一下。”陈芳说,第二学期她决定在班里成立一个爱心小组,负责背陈同学上下楼、进出教室。班里的男同学都抢着报名,就连那些个子小的男生也很积极,她挑选了个子高大、有力气、责任心强的15人组成爱心小组,每3人为一组,一人背两人扶,一天背3次,轮值背陈同学。
“你们不仅是同学,更是兄弟!”这句话刻在学生心里,大家都很热心帮助陈同学,爱心小组的成员每个学期都会重新报名、挑选,让大家尽量参与。在初三换教室时,学校把班级设在另一栋教学楼的2楼,方便背陈同学上下楼。
参与重大活动,让他走在队伍最前面
因为腿脚不便,每周的升旗仪式陈同学都不能参加,班里会安排一名同学留在教室陪他。但是对于重大活动,班里从不让他缺席,让他参与进来。如每年的运动会开幕式上,陈同学都会坐着轮椅走在队伍最前面,参加班级入场方块表演,大家都会致以热烈的掌声;班级歌唱比赛,他也出列在第一排,这让他更勇敢、坚强。
开朗、乐观,这是老师和同学对他的评价,“初三作业有点多,但他从不说我不行做不了,而是尽量完成布置的作业。”陈芳说,他的父母坚持每天接送,也会尽量参加学校和班级的活动,很难得。
“他性格挺开朗的,与人好相处,问起他腿的事情,他也会大方跟大家解释。”卢嘉乐说,课后大家都会聊聊天,放假也会一起组队玩玩游戏。
“我喜欢我们班,大家对我很好,很友好友爱。”因为身体原因,陈同学学习进度偏慢,但是大家都会热心提供帮助,让他感受到温暖。
每天看着同学背着自己的孩子上下楼,陈同学的母亲谢女士内心充满了感恩,“老师教得很好,尽心尽力照顾他,同学也很帮他,每天背他,而且每个细节都做得很好,是一个很有爱的班级。”谢女士表示,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没有受到同学的歧视,心理健康、乐观,融入班级集体,这让她很欣慰。
家长学生爱出手,谁有困难尽量帮
“谁有困难就尽量帮。”除了帮助陈同学,陈芳一直教育学生学会感恩,身体力行去助人,也倡议家长言传身教,起带头作用做好榜样。
在了解陈同学家里情况的时候,班级就组织过一次捐款,家长积极响应,1000元、500元、100元、50元……共捐了2万多元。在2020年疫情期间,学生在家上网课,得知有一家长生重病在水滴筹上筹款,立马组织班级和家长捐款1万多元。学生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如每年临近重阳节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学雷锋日到社会福利院送温暖,给孩子讲故事、玩游戏。组织全班学生和家长到南流江边打扫卫生、捡垃圾,以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创建文明城市。
新闻推荐
本报玉林讯2月26日下午,桂林市一对夫妻在国道241线玉林市玉州区南江街道马路圩考试场附近道路练车时,因频繁干扰考试车辆正...
玉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玉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