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玉林市自行车四厂顺应形势而成立,专产自行车配件,使“自行车王国”享誉国内外 一个分厂 担起行业“主力部队”

玉林晚报 2021-01-20 07:17 大字

自行车四厂的牌子还挂在原处

玉林生产的自行车,配件大多数出自自行车四厂

自行车四厂留存下来的零配件。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玉林市自行车总厂年生产能力达到60万辆,是广西最大的自行车生产企业,所生产的飞跃、凤凰牌自行车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部分产品远销国外。1990年,县级玉林市国营自行车行业,共有工厂4家,工业总产值4154.58万元,故玉林有“自行车王国”之称。

但你可知道,当年玉林市自行车总厂的自行车零配件,很大部分出自玉林市自行车四厂。这个四厂,就在长城机械厂里面,是长城机械厂出于战略考虑而成立的一个分厂。

老厂房全部用红砖砌成

从现在的玉林市成鑫机械有限公司向东边走,沿着一条泥路走上大约300米,便到了玉林市自行车四厂的门口。右边的门卫室已变成了杂物房,左边的水泥柱子上,还悬挂着“玉林市自行车四厂”的牌子,牌子看上去挺新,让人错觉穿越回到了这个厂最兴旺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往里拐个弯,就会看到长长一排厂房。厂房全部用红砖砌成,外墙不做任何装饰,但没有粗陋之感。虽然厂房全部是用瓦盖的,但其高大、宽阔,看上去仍显得气派。

一路走去,发现这些厂房不少都变成了仓库,贮满了各种货物,工人在里面忙着搬装货物,叉车跑来跑去。走进里面,会发现老厂房内部全部是梁木结构,屋顶由一个个木头构成的三角形组成。厂房中间,是两排火砖砌成的柱子,外面涂上了石灰,显得坚固、美观。

再往里走,夹杂在厂房中间的还有一些平顶建筑,石灰涂过的墙面已显斑驳。可惜门口关锁着铁门,无法看清里面的结构。

原来的自行车四厂宿舍楼位于厂区西北面,绿植依然葱郁,只是宿舍区已经沉寂下来。

顺应产业形势,成立自行车四厂,专产自行车配件

“自行车四厂其实就是玉林市长城机械厂的一个分厂。”在原玉林市长城机械厂总经理甘悦朝的办公室,还保留着不少自行车零件,收藏在一个纸箱里。说起当年成立自行车四厂的起因,他说,1979年机械行业处于低潮,而自行车产业刚刚兴起。当时自行车总厂收购了玉林市电机厂,要扩大生产规模,长城机械厂于是顺应形势,在经自治区轻工厅批准后,成立了玉林市自行车四厂,专门生产自行车配件。

用现在的眼光看,长城机械厂作出成立自行车四厂的决定,无疑是一着高棋。玉林自行车生产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1960年,玉林就曾模仿英国产“克加路”自行车造型生产“英雄版”自行车。1970年,原为集体企业的玉林县自行车零件厂转为国营玉林县自行车厂,生产 “飞跃牌”自行车。到七十年代中期,玉林自行车产量、销售、人均拥有量居全国第一,成为闻名遐迩的“自行车之乡”。

“长城机械厂正是看好玉林自行车产业,才决定成立自行车四厂的。”甘悦朝说,玉林市自行车四厂的班子,同样是长城机械厂的人马,实行的是一套人马,两个牌子,一个法人。自行车四厂成立后,几乎包揽了自行车主要配件的生产,像自行车钢圈、曲变轮盘和车头等,全部是在四厂进行生产。

1986年9月,玉林市自行车总厂与上海自行车三厂联营,成立上海自行车三厂玉林分厂,开始生产“凤凰牌”自行车。1987年,原来的自行车二厂(原玉林县机械厂)从原自行车总厂剥离,与香港中林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玉林市双林自行车有限公司,开始生产“双凤牌”自行车。“随着自行车总厂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自行车四厂的零配件生产也逐步扩大。”甘悦朝说,最高峰时,自行车四厂共有6条电镀生产线。

自行车四厂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不断改进生产工艺,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产品远销越南、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特别是在1997年和1998年,产品供不应求。在甘悦朝的办公室,还收藏着一个车把接头,上面贴着一张纸条,写着“八六年联营,上海三厂样板”字样。“1986年我前往上海自行车三厂参观学习,看到人家的车把接头做得比我们好,专门带回来的。”甘悦朝说。

玉林自行车行业能否重现辉煌?

在自行车四厂采访时,我们遇到了原自行车四厂老职工吴旗军。退休后,他就一直住在原来的宿舍里。“在这里住习惯了,离开了就感到缺少了什么。”吴旗军原来在贵州的洪山煤矿工作,1987年回到玉林市自行车四厂。他说,那时他主要是做自行车的车头零件。在产品畅销国外时,曾期盼着工厂继续扩大生产。“没想到,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工厂就衰落了。”语气中,带着深深的惋惜。 另一名老职工庞兴发原来是长城机械厂的锅炉工。他说,那时他同时负责长城机械厂和自行车四厂生产需要的热水。自行车四厂最兴旺时,热水用量非常大。后来,自行车四厂停产后,他又转到长城机械厂担任抽水班班长。至今仍留守在长城机械厂的他,还时常到自行车四厂的厂区走走,“好希望还能看到以前那繁忙的生产景象。”言语中深含着期待。

如今,说起原来玉林自行车生产的辉煌,不少网友还有这样的看法:“如果玉林自行车行业当初能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改产运动型自行车,说不定现在玉林还是‘自行车王国’。”

在玉林经营运动型自行车多年的商人辛承佳深有同感。他说,运动型自行车作为集休闲娱乐、交通旅游以及健身竞技为一体的重要载体,销售量和使用者越来越多。如果玉林自行车厂当年能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改产运动型自行车,或许还能延续它的辉煌。但是,玉林市自行车运动协会会长李宜红却不认同这样的观点。他认为,虽然使用运动型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多,但并不等于玉林就适合生产。毕竟,生产运动型自行车需要不少配套厂家。以生产山地车最多的天津王庆坨为例,当地就有大量的配套厂家。而玉林并没有这样的资源。“玉林很难再在自行车生产这块曾属于自己的领地上再展雄姿了。”

新闻推荐

小车轮胎价格普遍上涨 车主表示涨幅尚可接受

小汽车轮胎价格普遍上涨。“同一个品牌,同一个型号,与两年前售价250元、270元相比,目前的售价接近300元。”近日,在玉林城区...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