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办好民生实事 筑牢幸福之基

阳光报 2021-01-20 05:57 大字

阳光讯(记者 张磊 通讯员 王丹丹 尚鹏)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十三五”以来,榆林市榆阳区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力打通保障和改善民生“最后一公里”。 

教育篇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十三五”以来,榆阳教育紧抓发展机遇,勠力改革创新,聚焦人事管理、课堂教学、办学体制、教育公平等关键领域,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充分激活发展动力,不断提升发展水平,教育事业呈现出优势发展、特色发展和突破发展的良好态势。5年来,榆阳区实施重点校建项目97个,新增学位4万个,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5年,与衡水中学等名校合作开展学校共同体建设,教育现代化程度和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中考、高考质量持续稳居全市第一,建成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公共文化先进县区。 

卫生篇

“十三五”以来,榆阳区不断加大卫生健康投入力度,着力强基础、补短板、优布局,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稳步发展,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新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16所,打造省市级重点诊疗专科12个,新增医疗床位680张,千人拥有医疗床位数达7张,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2名,成为全国社区卫计服务百强区。榆阳区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实现了制度性全覆盖,参保对象的参保覆盖率达到95%,养老保险“一网通办”成为全国示范窗口,切实兑现了“病有所医”的民生承诺。 

社会治理

2019年,被确定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区后,榆阳区整区推进区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通过立足城市、乡村两大治理板块,系统实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思路、组织体系、治理机制、创新实践、智慧系统、队伍力量“六大集成”,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的升级版,构建形成独具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榆阳模式”。 

其他民生项目

除了教育、医疗和社会治理,就业、住房、养老也是广大群众关心的民生大事。榆阳区新增城镇就业1.9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落实“五项重点制度”,有效根治了农民工欠薪问题。建成保障性住房18343套,在全市率先实施购置型保障房购房补贴工作和租赁型保障房租房补贴工作,6万多人的住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建立“区乡(街道)村组(社区)户”五级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护理院、智慧居家养老等城乡养老机构174个,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50张,成为全国首批养老服务示范区。

“十四五”时期,榆阳区将全面加强民生社会治理,促进教育公平和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优化学习布局、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质量,加快实现全区教育现代化。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深化医改工作,提升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水平。加大推进基层社会治理集成创新,深入学习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总结提升社会治理的“榆阳模式”,高质量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区。全面升级覆盖城乡的五级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农村老年幸福院保障标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榆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新闻推荐

运销集团榆林公司工会开展“情系员工、冬送温暖”活动

本报讯近日,凛冽的寒风挡不住运销集团榆林公司“情系员工、冬送温暖”活动的脚步。据悉,该公司工会经过前期精心策划和保暖...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