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让南六县文化产业“破茧成蝶”

榆林日报 2020-11-20 08:28 大字

康田

来邗已两月有余,不久前我了解到瓜洲镇有个“春江花月夜”艺术馆(张若虚纪念馆),有些好奇。众所周知,《春江花夜月》是乐府诗题,也是我国十大古琴曲之一。虽然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有“孤篇横绝”之美誉,但关于张若虚本人,在史书中也只有寥寥几笔。就这样的一人一诗一曲,建造出了一个艺术馆。七个展区展示了以“春江花月夜”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和扬州非遗作品,再现了千年古镇、诗渡瓜洲的胜境,建成开放后,每月平均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已成为扬州高品质“网红打卡点”。这对从未接触过文旅行业的我来说,触发了许多思考,对南六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浅显的认识。

解放思想,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南六县留存的红色物态资源,包括革命遗址、革命文物以及在历史遗存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烈士陵园、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较为丰富。因此,我们要摒弃政府投资、政府打造、政府兜底的发展路径,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对红色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宣传,效仿“春江花月夜”艺术馆的做法,通过“政府指导、企业打造、群众共建”的模式,不断把文化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生产力。

协同作战,把合理布局转化为竞争力。对于南六县来说,地下资源较为匮乏,但是地上文化资源相对较为密集。从地域特点和发展态势上来看,瞄准文化旅游产业,无疑也应成为南部六县县域经济重要的增长极。我觉得,单兵作战、各自为政断不可取,如此一来对于消费者来说吸引力会大大降低,因此需要发挥协同作战的优势,将南部六县的旅游资源纳入一体化发展的格局,有效整合同质资源,发展各有侧重、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产业,形成以红色资源为主、多形式文化发展的集群产业。

抢抓机遇,把扶贫协作转化为创造力。东西部扶贫协作为榆林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援和帮助,尤其扬州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着成熟的经验,这对于南六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来讲,是难得的机遇。我们要引入投资项目,借鉴“春江花月夜”艺术馆等景点打造的思路,立足“互联网+”,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挥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融合渗透功能,推动传统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等现代高新技术深度融合,把扶贫协作的机遇切实转化为推动南六县文旅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契机。

新闻推荐

合作社分红啦!

11月16日,陕北草滩地区虽寒气逼人,可榆阳区孟家湾乡三滩村村民李锦祥高兴得合不拢嘴。因为今天他加入的三滩村股份经济合作...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