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窑洞村落的人文记忆传承与保护

陇东报 2020-11-13 01:27 大字

榆林学院教授 郭冰庐

黄土窑洞古村落蕴涵了丰富的乡土建筑文化。重拾人文记忆,永驻乡愁,以最佳状态传承与保护传统村落,我们责无旁贷。

一、低碳节能,保温隔热,具有冬暖夏凉的生态环保意义

人类最适合的生存环境,其温度在10℃-22℃之间,相对湿度在30%至50%的范围内。天然洞穴的温度已经在5℃-8℃之间。窑背覆土是冬暖夏凉、保温隔热的关键建筑材料,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靠崖式窑洞覆土少则数米,多则数十米。独立式四明头窑洞,窑脑覆土也在1米以上,是冬暖夏凉的关键所在。从室内湿度来看,黄土高原少雨高寒,冬季室外湿度仅为2%至15%,但窑脑覆土涵养的水分经下渗可使室内湿度保持在35%至50%的最佳状态,起到滤尘和灭菌的作用。窑背的植物“秃扫”学名“地肤”,其吸水和有节制地释放,调节雨水下渗,干旱雨涝俱相宜。其温度、湿度接近于人的生理适应范围且相对稳定。加上室内举火煮饭和热炕,温度会很快调适在20℃左右。“家暖一盘炕”合理地循序释放,调匀了窑洞的温度。冬暖夏凉,是窑居者自古流传的共识。《新安县志》云“窑中夏凉冬暖”;童谚“我家住的无瓦房,冬天暖和夏天凉”都说的是冬暖夏凉,节约了能源,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赢得了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更大空间。

二、就地取材,回归生态,具有生命感的自然素材的获取

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认为,应当尽量运用具有生命感的自然素材。提倡“清水混凝土美学”说的含义就是混凝土特有的灰色与天然的石头相似,既有现代质感,又体现回归自然的心态,是一种既现代又自然、既现实又超越的风格。比之于窑洞,就地取材之黄土,正是这种具有生命感的自然素材。窑洞与黄土高原结不解之缘,是黄土的天然属性,其直立性能与夹层中的料姜石最适合掘穴为居。《诗经·大雅·绵》就有对窑洞的完备记载:“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毛传解释说:“陶其壤而穴之。” 郑玄注解:“凿地曰穴,皆如陶然。” 黄土窑洞,除了砖拱窑把黄土经高温烧制外,所有材料均取自于黄土,纯然的就地取材。取自于黄土,在完成其为人群服务的使命后又降解于大自然维持了生态平衡。俗谚云“场不长路长,房屋不长窑长”;“风吹熟的陈墙,火烧熟的旧炕,日头晒熟的脑畔,杵子锤熟的胡墼”,所言之“长”,是指宜于生长旺盛的庄稼;所言之“熟”,是指宜于种植的“熟土”;民谚所指,都在说明经倒塌或拆除的窑洞建筑垃圾,由于经历了经年累月的风化作用及涵养过程,生土已经变成富含腐植质的“熟土”而回归大自然。这一由有用的生土变为宜于植物生长的地表“熟土”的衍化过程,由有用变为有利,完全是良性循环。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土可称得上绿色建筑材料。就地取材的黄土母体,成为生态回归的典范。

三、浑然天成,古拙淳朴,极备美学的工匠营造艺术

作为地下空间生土建筑类型的窑洞,其营造技艺所体现的建筑形象,以其自身特有的艺术风格体现了民间工匠的审美追求。窑洞又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工匠在营造实践中传承民间科技,体现出中下层文化中民间造型艺术的美学理想。窑洞造型的最大特点是在“中矩”(即方型院落)的背景下以弧形的拱壳“中规”造型,以“圆美”架构之。均衡统一,以富有韵律感而形成观赏序列,体现了中华民族“天圆地方”的对大自然认知的生态观念。窑洞的装饰以农耕文化的古拙、淳朴为显著特点。能工巧匠多在窗棂上下功夫,以如意、万字、工字、水纹为基本纹样,如意格、冰裂格、金钱格、双喜格、枪头梅花格等窗棂纹样以求吉为指归,作出许多花样,一为透光实用的需要,二为美化。窑洞民居的色调也是构成窑洞与大自然和谐美的重要的一端。黄色和青灰色是窑洞的两种主色调。黄土本来就是窑洞建筑的基本材料,是窑洞得以发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据。长期以来形成的黄土造人的黄土崇拜观念是中华民族尚黄的思想基础,所以黄色是窑洞民居的主色调之一。青灰色给人以坚固、沉稳、大气的视觉感受,在黄土和绿色植被的衬托下,显得协调统一。

四、提高认知,拯救乡愁,加强对传统窑洞村落的保护

加强“乡愁”观念的认知,守土者坚守如旧;离乡者认祖归宗,做到离土不离乡;城居后代,通过走亲戚、祭祖、扫墓、采摘等,牵挂“乡愁”,从根子上增强全民古村落的保护意识。重视文物宣传是古村落保护的前提,要不断通过专家疾呼、政府保护政策的出台、乡村旅游事业的展开等各种渠道加强古村落的保护宣传。依法管理和运作,对各级公布的历史文化村落,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文物保护法》以及地方性法律法规。搭救行将消失的窑洞民居,当务之急是,要抢救行将消失的窑洞门类。一些窑洞古村落消失得很快,再不抢救就后悔莫及了。实行经典性的窑洞古村落的带动战略,加强精品窑洞村落和院落的展示,放大其效应性。以此作为样板,开放更多一些窑洞村庄类型,引导公民增强保护意识。对专家效应应有明确的认知,切实施行专家带动战略,尊重他们的意见,以其做到科学意义上的保护,对社会来说有良好的信服效应。专家也应当走出象牙之塔,利用媒体普及古村落维持生态平衡的大众化宣传。大胆地尝试窑洞民居适应现代舒适生活的改造,这是我们的最大欠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建筑学家应当有所担当。

新闻推荐

深化对外合作 开拓发展视野 榆林市交易分团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侧记

本报记者马蕊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破解难题。11月5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约而至,八方来客、四海宾朋齐聚上海,...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