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员的星期六:全天入户登记 见缝插针参加培训

玉林晚报 2020-10-21 07:10 大字

王燕和梁露入户进行人口普查

编前语:

近日,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工作开始,在玉林,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口普查员,正奔波于各个居民小区、乡村,挨家挨户进行初期的摸底调查。本报特推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特别报道”栏目,跟随记者的采访,近距离了解人口普查员的工作日常。

“您好!我是西就社区的普查员王燕。这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致住户的一封信,今天来是进行第一轮普查摸底工作。麻烦您提供户口本或者身份证,需要核对一下您家的人口信息。”17日(星期六)上午9时,王燕和搭档梁露身穿工作服、佩戴工作证和口罩、背着工作袋来到忠功里8号,开始了又一天的入户普查工作。

辛苦: 利用“时间差”入户普查还要做好本职工作

17日早上8时许,王燕和梁露早早来到西就社区,整理好所需的人口普查材料,随后赶到忠功里8号。这里是古定小学的职工宿舍,有2栋楼、4个单元共48户。因为已经提前发出通知,王燕和梁露刚到达,便有不少居民主动配合,带户口本来让她们逐一登记。

接过户口本,梁露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草稿表》逐项登记着,王燕则在工作本上画图,将忠功里8号每一户都列出,每登记一户,便在对应的户名上打勾。

一个多小时后,普查完主动前来登记的住户,梁露拿着工作本,带上一沓人口普查的资料,一边爬楼梯一边查看哪户仍未普查,一户一户地敲门、通知、发放人口普查资料。每个单元楼都有6层,戴着口罩随梁露爬楼梯,刚爬了两个单元,记者便觉得呼吸不畅,忍不住摘下口罩大口呼气。梁露笑着说,“因疫情防控,我们做人口普查时要求戴好口罩。”

正在逐户通知时,梁露收到信息:辖区里有居民刚从澳门回来,要做好入境人员的信息采集和上报。梁露马上联系当事人,询问其详细的行程轨迹、是否做了核酸检测等信息。梁露是人口普查员,也是西就社区的文书,现在还要兼顾疫情防控工作。“16日入户做人口普查时,中途回了两趟社区,给居民开各种证明。”梁露对忙碌已经习以为常。

“十年前,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西就社区就有1.6万人。这次普查,我们社区分为41个普查小区,一个人口普查员要普查1000多户,他们都不是专职的普查员,都是社区的工作人员,每个人身兼多职,而且要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普查、上报。每个普查员至少要入户2次,现在是摸底,也是第一次入户,普查标准时间点是11月1日零时,到时还要再次入户普查。”西就社区主任蒋长缨说,人口普查员要走访每家每户,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为此,他们常常利用与居民的“时间差”,趁晚上、周末,居民在家时上门普查。“人口普查的两个月里,每天如此,身体累,心也累。”

细致:一项项基本信息问清、登记还“顺带”宣传医保等政策

“住了多长时间?”“电话号码是多少?”……为每个居民做人口普查时,登记完对方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基本信息后,普查员还要对每一个住户不厌其烦、重复问着上述问题。

“人口普查以人和户口为主,以人在户在、人在户不在、户在人不在进行分类统计。普查时,经常有住户说‘我只是住这里,户口不在这里’。实际上都要登记,但普查时我们会进行分类、识别。”入户普查的间隙,梁露向记者介绍道。

王燕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要求普查员用手机登录人口数据采集系统,找到所负责的普查小区、对应的住户,录入其信息。但现在,他们入户普查时采用人口普查草稿表,登记好,回到社区后还要对草稿表进行检查、归类、编码,最后才在手机上录入、上报,这也是为了避免出错。入户普查时,王燕习惯带着水性笔和铅笔,普查时用水性笔登记、铅笔标注。

帮一位老奶奶做普查时,王燕注意到对方已有92岁,于是便问,“你办有高龄补贴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王燕问,“今年年审了吗?没有的话我现在帮你审,就不用你特意跑趟社区了。”

记者注意到,做人口普查时,遇到年满80岁的老者或者新生儿、幼儿时,王燕和梁露都会询问他们是否办好了高龄补贴或者是否购买了城镇居民医保。“这些信息,普查表上不需要登记呀?”面对记者的疑问,她们笑着说,“这些都是额外的工作,我们不仅登记人口信息,还要宣传、普及各种政策。”

心声:两次成为人口普查员辛苦并自豪

17日下午3时,王燕和梁露到西就社区参加了玉州区统计局开展的人口普查培训。“我们老城区的情况比较复杂,不像新建小区,独门独户信息好录入,老城区有很多自建楼,一栋自建楼里,哪层楼住了多少人,这些信息在录入人口普查数据采集系统时都要写明。这次培训主要是教我们如何正确录入系统。”王燕说,10月11日开展人口普查工作以来,他们参加了多次培训,每次培训都会针对人口普查员工作时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培训一结束,王燕和梁露又马上赶到忠功里8号,继续进行人口普查。王燕说,“我们入户时,有的住户家里没人,有的只有老人、小孩在家,结果一问三不知,有的则以各种理由不愿意配合登记,所以一户要跑几趟才能登记好。”

人口普查工作一开始,晚上、周末加班对于王燕和同事而言已成常态。每天下午6时许,他们在社区匆忙吃份快餐,又继续入户普查。秋天的夜晚来得特别早,老城区里,狭长的巷子、昏暗的楼道,人口普查员大多是女性,王燕笑着说,“晚上不敢一个人去,我们都是结伴入户。”

“我和同事开玩笑说,等我老了,可以写本回忆录,既参加了新冠肺炎的防控工作,也参与了2次人口普查工作。”2010年,王燕第一次做人口普查员,聊到10年后自己再次参与人口普查工作,王燕的语气里满是自豪,“虽然累,但很光荣。10年前做人口普查,是手工录入;如今是用手机,定点定位录入住户的信息,保证普查工作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普查结果更加真实准确。”

两次成为人口普查员,王燕深刻地感觉到,“人口普查是一项国民调查,它不仅仅是统计人数,还体现了国民的生活水平、受教育程度等内容。”

(记者 庞献)

新闻推荐

玉东新区“三清三拆”见实效 脱掉“脏外衣” 乡村换新颜

本报讯(记者马瑜实习生江柳荣)近日,走进玉东新区茂林镇鹿塘社区,一幅美丽画卷映入眼帘:蓝天白云下,一条宽敞干净的村道直通村外...

玉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