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运动 更健康 医生为不同人群开出“运动处方”
一些市民在打太极锻炼身体。(本报记者 梁琪岚 摄)
瑜伽受到不少女性的喜爱。(杨礼妹 摄)
8月8日将迎来我国第12个“全民健身日”。如今,健身已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不断增强。无论是在健身房练肌肉,还是在户外跑步,无论是请教练一对一指导,还是对着健身APP自己练习……很多人都已经加入到了健身大军中。但是随着健身热潮的出现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就是很多人不知道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是应该根据爱好还是能力?如何科学健身,避免运动损伤?对此,记者请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全科医疗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蒋超为大家开出了“运动处方”。
健身成刚需 一场疫情让更多人意识到运动健身的重要性
一场疫情让更多人意识到运动健身的重要性。以前健身服务在大多数人眼里并非刚需,不少人的目的就是减肥,但经历疫情后,更多的人开始思考健身的必要性,并逐渐有意识地通过健身来提高免疫力。今年19岁的庞思雨是一名大二学生,去年暑假报名健身后,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健身。今年健身房恢复营业后,她立马恢复训练。“以前运动主要是为了保持苗条的身材,现在更在意提高免疫力,保持健康的体魄。”当下,随着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广大市民纷纷走出家门,加入到健身运动的队伍中来。老年人到广场上打太极,阿姨们在社区里跳舞,“白领”下班后相约健身房撸铁,跑友们继续“霸占”微信运动封面,越野爱好者又开始攀山越岭……这些场景,折射出市民越来越爱运动。
钟南山曾说,体育锻炼要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科学的身体活动可以预防疾病,愉悦身心,促进健康。定期适量进行身体活动有助于预防和改善超重和肥胖及高血压、心脏病、卒中、糖尿病等慢性病,并能促进精神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
不是所有的运动都会对身体有益 适度运动是关键
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健身的行列中。不过,记者发现,不少市民因为过度锻炼或者锻炼不当造成身体不同程度的损伤。上个月,市民张兰英就因过度锻炼造成身体损伤苦恼了很久,“我在微信朋友圈里面看到很多朋友都在晒每天走的步数,我也不甘示弱,要和他们比一比。”有一天下午,张兰英以近3万步的成绩成为微信朋友圈里面的冠军,但她付出了小腿肌肉拉伤的代价。
“要知道,并不是只要运动就会对身体有益。首先,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运动,也不是任何运动项目都适合任何人。其次,任何运动都要遵循人体生理运动的规律,讲究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同时,安全运动永远要放在第一位。不规范的盲目运动,不仅起不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带来运动损伤。”蒋超举例道,“很多跳广场舞的人认为动作幅度越大,跳的时间越长,越能起到好的锻炼效果。其实广场舞看上去强度不大,但是动作往往十分复杂,再加上长时间持续运动,对身体机能还是会有损伤的。跳广场舞的人多半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加,很多中老年人肩袖逐渐老化,关节发病率很高,因此,双臂长时间过度挥动,很容易导致肩袖磨损。”所以,在日常的锻炼中,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做到既有针对性,又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的科学运动。
开好“运动处方” 避免运动损伤
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应该有各自的健身方法。蒋超建议幼儿、青少年每天进行1~2小时户外活动,幼儿处于运动技能培养的敏感期,这个时期多运动可以为未来打下好基础。青少年则应注重运动技巧方面的培养,中、高强度的体育活动可以促进青少年骨骼、肌肉发育。中青年是我们社会的中坚力量,也是亚健康大户,肩颈、腰部酸痛几乎每个人都会出现,这往往都是长时间久坐造成的。蒋超说:“上班族首先要打断静坐,这是很重要的,要每一个小时起来动一动,即使每天都运动、每周的运动量都达到了,也抵消不了连续几个小时久坐产生的健康风险。”老年人运动健身的目标主要是延缓衰老、调节心理。因此,除了轻度的有氧运动、力量锻炼外,老年人还应增加平衡协调的练习以预防摔倒,比如单腿站立、太极拳、游泳等,同时也要做一些牵拉练习。
同时蒋超建议,如果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锻炼之前最好去专门的机构进行评估。“尤其要提醒高血压病人,血压高是因为血管质量出了问题,而运动通常要升高血压,给血管更多的压力、更大的刺激,如果控制不好就会破坏血管,甚至带来致命的后果。”
最后,蒋超强调,通过运动提高免疫力是很重要的方式,同时饮食和睡眠也是重要的方面,如少熬夜、早睡早起,均衡饮食,少吃多餐等,“提高免疫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练习并坚持”。
新闻推荐
健康,是生活之重,而房子,则是生活的必要承载空间,人的一生有大部分时间都在房子中度过,这让人们逐渐意识到居住环境对人体健康...
玉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