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身栽种富苗拔穷根 记玉州区仁东镇沼心村第一书记罗林

玉林日报 2020-07-13 07:16 大字

罗林(左)在玉林市益康菌业种植有限公司就业扶贫车间了解灵芝生长情况。

在罗林的微信朋友圈,晒得最多的就是玉州区仁东镇沼心村,朋友圈不仅成了他的驻村日记,更成为沼心村农副产品的发布平台。自2015年12月担任沼心村第一书记以来,罗林把自己当作村里人,把村里事当作家里事,千方百计谋发展,带领沼心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2018年,沼心村顺利实现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19.05%下降至0.33%。

打造充满活力的领导班子

沼心村位于玉州区仁东镇北部,罗林刚驻村时,全村无特色产业、群众无稳定收入来源、缺少生产发展资金,因病、因学、因残致贫贫困户较多。因此,带着大家富起来,成了罗林的最大愿望。

“要想脱贫致富,首先要配备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罗林说,刚开始为了激活村“两委”班子动力,他严格规范“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完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让村“两委”班子更加团结。同时,罗林利用换届时机,选强配齐村“两委”班子。目前,该村村“两委”干部对工作有激情、对群众有感情、干事情有效率,迸发出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罗林跟村“两委”干部一道,东奔西走,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和帮扶资金,修建沼心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硬化道路9公里,修建三面光水渠10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26盏,修缮灯光球场和百姓大舞台……这一件件实事,不仅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还提振了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精气神。

产业发展带来致富门道

“要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做到真脱贫,关键还是要围绕产业做文章。”面对村民经济收入来源有限的现实情况,罗林开始着手谋划脱贫新动作,设法把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搞上去。

在综合考虑劳动力需求、资源优势和群众意愿等诸多因素后,罗林和村“两委”决定引进龙头企业,以村企联办的方式参与合作经营,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等运作模式,引入玉林市益康菌业种植有限公司、玉林市丰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玉州区产业扶贫投资开发公司等企业“入村帮扶”,发展食用菌、光伏发电、中药材种植等产业。2019年底,沼心村村集体收入达24.06万元。同时设立扶贫车间,即玉林市益康菌业种植有限公司就业扶贫车间,让村民在家门口就有钱赚。

为解决贫困群众发展特色种养业缺资金、少技术的问题,驻村以来,他积极帮助贫困群众争取“以奖代补”、小额信贷等好政策,并开展种养技术培训,帮助贫困群众扩大了种植养殖规模,实现脱贫致富。2016年12月,贫困户吴有南在罗林和帮扶干部的帮助下申请到3万元小额扶贫资金用于发展养鸡产业,次年养殖了4000多只鸡,当年实现纯收入1.6万多元,顺利脱贫。经过几年的努力,吴有南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收入稳定增加。去年年底,吴有南养殖基地纯收入达到4万多元。目前,吴有南的养鸡基地肉鸡存栏量达8000多羽。“感谢罗书记和帮扶干部的帮助,我以后还要继续努力,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好。”说起以后的发展,吴有南言语间充满了自信。

当起“微商”解决销售难题

驻村以来,罗林每次走访,都会把群众的家庭状况、所忧所思所盼认真地记在小本子上,记在自己心里。“我家种了2亩多的西瓜,但是不知道怎么卖出去。”村民陈南诉说着自己的烦恼。罗林通过下村走访,了解到类似陈南的情况不止他一家。如何让农产品走出村里助民致富?经过多方调查和思考,罗林决定自己当“微商”,利用微信朋友圈发布农产品销售信息。

“以前从没做过这事,自己心里也没底。”罗林说,他开始试着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关于农产品销售的消息,没想到好多人都给他留言,表示要买这些农产品,特别是帮扶单位的干部职工非常积极踊跃,“只要是我们沼心村的农产品,他们都会来购买。”就这样,通过罗林的微信朋友圈,一传十、十传百,沼心村的农产品销路越来越宽。今年2月底,罗林积极联系各机关事业单位、爱心商家开展消费扶贫,通过微信朋友圈宣传、亲朋好友帮忙推荐产品等方式,共销售马铃薯2万多公斤,帮助25户贫困户解决销售难题、增加收入8万多元。有村民笑道:“有罗书记帮忙带货,农产品销售再也不愁了!”

新闻推荐

周末“炎值”不减 最高气温35℃

本报讯(记者唐雪萍)记者从市气象台了解到,未来3天,玉林市以晴天为主,雷阵雨偶尔来串门,最高气温将升到34℃~35℃。天气炎热,又有...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