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志 祈愿金榜题名 玉林市博物馆藏“科举”吉祥寓意铁力木托墩赏鉴

玉林晚报 2020-07-04 07:39 大字

科举制度是一种在隋代创立并一直延续使用1300多年的选官取士制度,它的建立打破了过往世族贵胄对权力的垄断,为社会较低阶层有能力和才华的人打开了难得的上升通道。对于普罗大众而言,科举制度的建立意味着无论你是谁,来自何方,只要能够参加科举考试并通过了,将可以获得个人身份、社会地位的巨大提升,而如果考中进士、举人的话,还可以直接步入仕途,进入统治阶层,从而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

因此在隋唐之后,能够成功通过科举考试金榜题名成为了社会大众的普遍追求和希望,这不仅体现在私塾、学堂、读书和参加科举考试人数的几何式增长上,还体现在科举文化在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日益扩展加深的印记之中。大量科举得中、金榜题名等科举相关的美好祈愿越来越多地被以谐音、借代等手法,通过图案、文字的方式转译在了房屋的梁架、墙壁、民众日常所使用的生产生活器物之上,以此也将科举梦深深地烙印在了普通民众的脑海之中。

在玉林,由于受到隋唐以来科举文化的巨大影响,历朝历代也都有大量此类物件的制作和使用,因此目前留存下来的相关文物数量也较多,下面选择其中几件既具本地特色又与科举吉祥寓意相关的铁力木托墩为大家做一介绍,以飨读者。

托墩是支撑截面大于其本身高度的一种矮瓜柱,其多位于两层梁架之间或梁檩之间,主要起承托作用。托墩多有装饰性的雕刻图案,常见的有花草虫鱼、瑞兽动物、人物故事、吉祥纹样等。

清“一甲传胪”铁力木托墩

清“一甲传胪”铁力木托墩,长64厘米,宽24.5厘米,高31.5厘米,玉林市博物馆藏。托墩由整块铁力木雕成,平面略呈梯形。托墩一面饰卷草纹,另一面底部雕刻大朵波浪,波浪上部雕刻荷花、荷叶、荇菜、芦苇、鲶鱼、螃蟹、河虾等,雕刻手法娴熟,图案繁缛细致,不仅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还十分生动,富有动感。

此托墩雕刻了一幅莲池图,图中包含着多种吉祥寓意,其中两尾曲身游动的鲶鱼是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有“年年有余”之意,而一只螃蟹和芦苇的组合,以螃蟹为“甲”,芦苇为“胪”,有“一甲传胪”即科举及第之意。

古代科举殿试,榜分三甲,一甲三人,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科举殿试结束后揭榜唱名,转传于阶下,卫士们齐声传名而高呼,该仪式被称之为传胪。明代,二甲、三甲的第一名都被称之为传胪。清代,传胪则成为了二甲第一名也就是科甲第四名的专称。

清“雁塔题名”铁力木托墩

清“雁塔题名”铁力木托墩,长70.5厘米,宽21厘米,高28.5厘米,玉林市博物馆藏。托墩铁力木制,一面饰卷草纹,另一面中心浮雕五层宝塔,宝塔左侧雕刻大雁一只,右侧则为炉、瓶、烛台,四周辅以花草、卷云纹装饰。

此托墩所雕刻的图案布局精当,疏密有致,古拙质朴,韵味十足。图案中雁与塔的搭配,有“雁塔题名”之意。“雁塔题名”的典故源自唐代进士文人在长安慈恩寺大雁塔的题记留名,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有诗文曰“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后世以“雁塔题名”寓意科举得中,意同“金榜题名”。

清“鱼跃龙门”铁力木托墩

清“鱼跃龙门”铁力木托墩,长60厘米,宽19厘米,高21厘米,玉林市博物馆藏。托墩由整块铁力木雕成,平面略呈梯形,托墩一面饰卷云纹,另一面浮雕海水纹底,海水纹之上正中雕刻门坊,左侧雕刻双鱼,身体浑圆弯曲,似正蓄力腾跃,右侧则雕刻一条嘴微张,须发飘动,四爪用力似正飞升中的龙,龙身周围辅以云纹装饰。该托墩装饰画面为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鱼跃龙门”,寓意科举得中、金榜题名。

铁力木即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格木”,其是一种南方特有的珍贵木材,玉林是古代中国铁力木的重要产区之一,其所出产的铁力木多被用来制作当地的房屋梁架、家具及生产生活用具等。

以上所介绍的这三件铁力木托墩就取材于当地,不仅是具有本地特色的铁力木建筑构件,同时还与“科举得中、金榜题名”的吉祥寓意直接相关,对于我们研究和展示玉林的铁力木文化和科举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020年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广西的高考和中考改在7月进行,在此介绍几件与科举吉祥寓意相关的本地文物给大家,也希望它们可以为各位考生带来好运,祝愿大家“金榜题名”!

(通讯员 于少波)

新闻推荐

玉林市卫健系统召开学习梁小霞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 榜样力量引领前行

本报讯(记者梁敏华)7月3日上午,玉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市卫生健康委、市直各医疗机构联合召开学习梁小霞同志...

玉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