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推动林草业可持续发展 访榆林市绿化办主任、高级工程师拓飞

陕西农村报 2020-06-26 22:47 大字

本报记者 鱼玉军 见习记者 何艳艳

进入新时代后,榆林治沙造林面临哪些问题,今后将如何发展?近日,记者采访了榆林市绿化办主任、高级工程师拓飞。

记者:榆林治沙造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在还面临哪些问题?

拓飞:过去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造林模式忽视了林地使用者的利益,导致造林行为与农民诉求发生冲突。譬如,绿化公司在农民的土地上实施造林绿化,所获利润与农民并无关系,而既得利益受到影响的当地农民自然会捍卫自己的利益,因此便出现了造林地块难落实、农民阻工现象严重等问题。

另外,过去农村劳力充足,农民出于生活或农牧业生产的需要,争相为灌木平茬,所以灌木管护靠农民自发进行。现在,部分地区虽然林木覆盖率较高,但灌木草本占比较大,且长期处于自然更新状态,老化、退化现象严重,抚育管理面广量大,急需大面积改造提升。

简而言之,植树造林如不能为农民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就会降低农民对造林的积极性,影响林业的持续发展,榆林林业的改革势在必行。

记者:对解决这些问题,您有什么建议?

拓飞:在植树造林过程中,要引入参与式管理方法,就是在林业建设的同时,征得土地承包者的同意,让他们参与到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监理监测、抚育管护的过程中。参与式管理方法,将土地承包者变为树木的主人,自己的宜林地自己实施造林,工程实施过程有一定的利润,后续管护又能带来稳定收入,自产的苗木也能带来经济效益。如此一来,造林农户既是土地承包者,又是造林利益获得者。这一管理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造林机构与农户之间的土地纠纷和利益分配问题,真正实现造管并重,使林草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新闻推荐

榆阳区新明楼街道办宣传榆林小曲 传承非遗文化

本报通讯员武亚摄影报道6月12日,在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辖区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