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时体重仅有910克,现在增至2400克 用爱守护97天 “巴掌宝宝”完成生命

玉林晚报 2020-06-12 07:14 大字

精心护理“巴掌宝宝”

“巴掌宝宝”康复出院

生命垂危的“巴掌宝宝”

一个只在妈妈肚子里呆了26周的宝宝,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这个世界。出生时特别“迷你”,体重仅有910克。在经过玉林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97天的精心治疗与护理下,“巴掌宝宝”体重增至2400克,最终完成生命“闯关”,日前已康复出院。

孕26周早产儿

体重仅为910克

今年2月的一个中午,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把一个孕26周、体重仅有910克的“巴掌宝宝”转入了新生儿科。“患儿出生后呼吸窘迫,需要气管插管……”接到救治任务后,新生儿科医护团队立即把辐射台、抢救仪器、预热长颈鹿暖箱、调试呼吸机等,一切准备就绪。“巴掌宝宝”转入新生儿科NICU时,气管插管复苏囊正压通气下反应低下、呼吸急促、三凹征明显,皮肤透明得几乎可以看见血液流动,情况危急。医护人员立即予以保暖、清理呼吸道、置胃管、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扩容、改善循环、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剂等抢救措施,大家配合默契、全力以赴,一切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初步抢救成功后,予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在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巴掌宝宝”开始了艰难的“求生之路”。

高频通气、不能脱机、凝血功能异常、反复出血、严重感染、电解质紊乱,“巴掌宝宝”治疗前景不容乐观。在NICU,新生儿科主任梁武华每天带领医生认真查看患儿的治疗进展,不断调整治疗方案。庞瑜护士长组织护理骨干成立特护团队,制订了独特的超低早产儿护理计划。这个“巴掌宝宝”是一名超早产超低出生体重儿,由于孕周小,体重轻,需要长期依靠静脉营养供给维持机体需要的能量,为了减轻因穿刺导致的痛苦,减少频繁穿刺外周静脉的次数,保证药物能及时输入体内,医护团队一丝不苟将脐静脉导管、PICC导管置入比头发丝还细的血管里,为患儿建立了一条维系生命的重要通道。

披荆斩棘

医护团队实施精细化救治

“巴掌宝宝”的病情每时每刻都牵动着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心,医生护士经常加班加点精心治疗和护理这个提前降临的小生命。有一次,短时间内,患儿的病情急剧恶化,全身可见瘀斑,止血困难,血氧、血压下降,生命岌岌可危,梁武华主任当机立断地带领医护团队积极抢救,复苏囊正压通气、扩容、配血、输血补充凝血因子、改善微循环、调节呼吸机参数、联系多学科会诊,经过数小时的紧张抢救,患儿的血压、血氧渐渐平稳,凝血功能逐渐稳定下来,医生护士们悬在半空的心才慢慢平复下来。这种突发病情变化经常发生,医护团队一次次把患儿从“鬼门关”抢了回来。

在新生儿科医护团队专业有效的救治和无微不至的照护下,生命终于开启了希望之灯,慢慢地,患儿呼吸参数下降了,氧浓度的需求越来越低,呼吸渐渐平稳后,终于可以撤除长达23天支持呼吸的气管导管,改成无创通气至箱式吸氧,慢慢到停输氧自己呼吸,营养液每天零点几毫升的调整,静脉营养的需求越来越少,喂养从开始的0.5毫升微量喂养到后面肠内营养需求越来越多,胃口一天天变好,小身体一天天长大,一天天变得有活力。

经过97天的精细化救治,医护团队一步步地陪“巴掌宝宝”闯过呼吸关、感染关、出血关、营养关、体温关、黄疸关等各种难关。通过系统的救治,“巴掌宝宝”体重从出生时仅有910克,现在增至2400克,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并达到了出院标准。

新闻推荐

笔歌墨舞 诗情画意 苏华聪诗书画作品在市群艺馆展出

观众被作品深受吸引6月8日,由玉林市群众艺术馆、市美术家协会、市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笔歌墨舞,诗情画意——当代中国名家书...

玉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玉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