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疫中收获成长和进步 榆林高新三小疫情防控期开展网络教育教学纪实

榆林日报 2020-03-02 05:53 大字

白骐恺正在上网课

文图/本报记者 吕晶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春城和飞花点明暮春季节,御柳是指皇宫里的景色。这两句诗描写了京城的迷人春光。”2月17日,榆林高新三小六年级(3)班的语文老师王青霞正通过网络给班里的学生讲解经典古诗词。屏幕上的课件清晰明了,老师的语速适中且语调温和。

合理安排——

防控和学习两不误

为了做好春季延迟开学期间全校学生学习的指导服务,指导学生健康、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居家学习生活,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榆林高新三小按照中、省、市教育部门的要求,严格贯彻落实高新区教育局《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疫情防控期间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迅速成立疫情防控期教育教学领导小组,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疫情防控期教育教学实施方案。

该校校长薛志兰介绍:“学校教务处统一制定学生居家学习作息时间表,在不增加教师教学负担和学生课业负担、保护学生视力、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鼓励广大教师通过微信、QQ、钉钉等网络教学手段,借助榆林教育云平台和钉钉等网络资源平台,做好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督导、反馈工作,确保防控和学习两不误。”

2月17日是高新三小开通线上直播的第一天,负责安全的副校长钞海波在线向两千多名学生做了题为《同心抗击疫情 做好防控工作》的讲座。近半个小时的讲座打消了学生和家长在特殊时期的顾虑急躁心理,宣传了抗击疫情的一些政策和措施。

积极主动——

线上学习收获颇丰

《开学第一课》结束后,各班班主任给全体家长、学生详细解读了学校疫情防控期间教育教学实施方案。该校严格执行教育局发出的不在线上讲授新课的规定,建议班主任利用现有平台资源向学生积极宣传疫情防控及公共卫生安全相关知识,强化疫情防控教育、生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语文老师可每天给学生安排适量的课外阅读、经典古诗文诵读、书写练习等提升语文素养的学习活动;数学老师应重在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英语老师应侧重于学生的口语训练,同时复习学过的单词和课文;体育老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分段安排学生每天进行一些室内体育锻炼。

学校开通线上直播几天来,高新三小二年级(1)班的白骐恺已经感觉到收获颇丰。每天,他都会严格按照课表的规定时间,打开电脑进行学习。白骐恺的母亲张希欣慰地说:“学校开通网课后,每一位老师都认真负责、细致周到,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很高。通过这两天的观察,我发现孩子能自主学习了,体育老师也每天都会指导孩子们锻炼身体。”

全力以赴——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黄婧是高新三小大队辅导员、一年级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学校开展了网络教育教学,刚开始教师们有过一些担忧和不适应。于是,在正式开课前,黄婧就和其他老师自行进行了模拟网课,正式开课前由学校统一安排进行测试,班主任配合,确保每一位同学和家长掌握这一方法。紧接着,学校开展了“安全第一课”以及班主任的“班会课”。随后各年级各班一一布置了课程任务。

黄婧说:“考虑到孩子们的身体健康特别是视力健康,我们严格执行学校的时间安排,合理布置任务。从这几天我班同学的情况来看,同学们都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方式,老师也可以直接在‘打卡’这个平台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及时给予评价,学生参与度很高,效果很好。”

校长薛志兰也加入了各个班级的学习群,及时了解授课情况,并给予教师和学生及时指导与鼓励。她说:“非常时期,我们希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以及劳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相信,再过不久,我们迎来的不仅仅是抗击疫情的胜利,更是孩子们满满的收获与成长!”

新闻推荐

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本报评论员截至2月22日24时,榆林市所有公路上的防疫检查站点已全部撤销;2月24日起,榆林中心城区8条公交线路恢复运行,榆林市...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