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供销社 一座怀旧“博物馆”

玉林晚报 2020-01-16 06:50 大字

柜台上这种秤现在已成“文物”

玉林老一辈收藏的粮票、布票

“同志你好,拿这个给我看看”,这是供销社里常见对话

在那物质匮乏的计划经济年代,家里小到缺糖少醋,针头、线脑、煤油、手套,大到做衣的蓝布和生产用具,都得到供销社才能买到。

供销社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印象最深的地方吧,在计划经济时代,供销社遍布全国各地,那时候的供销社是政府经营,属于国营单位,所以人们在供销社上班是很吃香的职业,相当有面子的。

那时候供销社卖的东西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全部,供销社的东西也从来没愁过卖不出去。有许多时候,哪家生孩子需要红糖鸡蛋,婚嫁需要购买手表自行车大件的东西,还得有供销社主任的批条才能买到。

对于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提起“供销社”这3个字,往往是童年那个时候对一些吃的喝的文具用品和小玩意儿这种渴望糅杂在里面。

一进供销社里面的那股味儿,永远忘不了。布票、油票、糖票、米票、豆腐票、肉票……是那个物资匮乏年代凭票供应的有力见证,平常很多东西很紧俏,每逢过节更是排队难抢,往往明天到货的东西,要提前一天在供销社门口竖起牌子提前通知,而第二天一大早还没开门,就有长长的队伍排队在等候了。

随着经济发展的脚步,供销社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在改革开放带来的丰富多彩的生活里,人们早已超越了儿时的梦想,黯然失色的供销社俨然变成了一座破旧的博物馆,对于供销社的记忆你还有吗?或者听说过吗?(刘志)

新闻推荐

上好“交安课” 交通安全从娃娃抓起

为进一步做好儿童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减少涉及儿童的道路交通事故。1月8日下午,市交警支队直属二大队教导员张春明走进玉...

玉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玉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