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海鲜的辛乐文:坚守 为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在海鲜店忙活的辛乐文
深秋的玉林凌晨5点,凉风习习,带着丝丝寒意。这个点,大多数人还沉睡在甜甜的梦乡,可49岁的辛乐文已经起床,到玉林市垌口市场的辛仔海鲜批发部,开始一天的忙碌。
2001年,大学毕业后在市内一家银行工作的辛乐文辞职下海,和弟弟开了一间海鲜店。这一干就是18年,每年除了农历大年初一不开店,辛乐文天天早早到店里报到。
早上5点半 开始一天的忙碌
酒店、餐馆采购商、各乡镇市场的小商贩相继前来进货,辛乐文在店面里来回走动,接待一拨又一拨批发商,介绍货品、算价钱、点货……早上5点半一开店,辛仔海鲜批发部就迎来了一天生意的高峰。
“如果哪天早上8点多我就可以吃早餐,那意味着当天的生意有点惨淡。”辛乐文说,一般情况下,他要忙生意到上午9点多才有时间吃早餐。如果碰到节假日或是办酒席高峰,他就得忙到中午11点多,连坐下来休息一会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吃早餐了。
9点批发生意高峰过后,就是零售时间,面对的是走进市场买菜的市民。虽然店里请了两名工人,但辛乐文仍然在店里打点,一直忙到中午12点多。“做海鲜这一行,很多事情都得亲力亲为。”
午饭过后1点多至下午4点,虽然生意不忙,但店铺还得开。这个时间段多是辛乐文父母帮忙看店,有时候是辛乐文和弟弟轮流看店。如果不用看店,辛乐文便抓紧时间回家睡午觉,下午4点又来到店里,一直忙到傍晚六七点才关店。
这是辛乐文在海鲜店普通的一天。如果到了冬天,他的工作会多一份辛苦。“卖海产品的,冬天最辛苦,因为比较冻人。”辛乐文说。
18年经营 见证市民吃海鲜观念的变化
日前,记者到辛仔海鲜批发部采访时,辛乐文正在店里忙碌。临近晚饭时间,陆续有市民前来店里挑选一两味自己喜欢的海鲜。
一位盲人婆婆在一小伙的陪伴下前来买海虾。老婆婆问过价钱后,随口问了一句,“今天的虾新鲜吗?”辛乐文让店里员工从水池中兜起一把海虾,放到老婆婆手边说,“你感受感受。”老婆婆摸到活蹦乱跳的海虾,脸上笑开了花,点着头说,“新鲜,新鲜。”
“服务好,这是做生意的关键。”辛乐文说,这位老婆婆不是第一次来店里买海鲜了。凭着货品好、服务好,他积累了一批交易10多年的老熟客。
“今年店里的生意还不错。”辛乐文介绍,目前他经营的海产品有生猛、冰鲜、速冻三大类,一共30多个品种。今年调整了进货、售货的思路,主打冻品类海产品,销售额比去年增长了不少。
“做海鲜,要思变,顺应市场变化,不能墨守成规。”辛乐文说,当初他开海鲜店时,城区只有四五家菜市场有档口经营海鲜,垌口市场只有三四间海鲜店;如今,不仅城区几乎每个菜市场都有经营海鲜的档口,各乡镇市场也有,仅垌口市场就有10多家海鲜档口,经营的海产品也从原来的几种到现在的几十种。
在辛乐文看来,海产品的品种增多,也见证着市民吃海鲜观念的变化——从不习惯吃、不懂煮,到如今不时呼朋唤友享受海鲜大餐。
接踵而来的市场变化,让辛乐文常常思考,如何去选购更好的货源,推销哪些新品种会更受市场青睐……18年经营海鲜生意的经验积累,让他在做这些决策时,多了一份从容。
365天几乎无休 实现当初的梦想
眼下11月了,进入年底销售旺季。辛乐文打算,一如既往进好货、经营好店面生意,让更多更好的海产品出现在市民餐桌上、酒席上,满足市民多样化的海鲜消费需求。
快到晚上7点,前来光顾的市民逐渐减少,辛乐文和工人开始收拾,准备关店——整理没卖完的海产品,清点小冻库里的货品,骑摩托车到大冻库拉货,补足第二天的货品……这一番忙碌下来,要一个多小时。直到接近晚上8点,辛乐文才和家人一起吃晚饭,迎来一天中属于他的自由时间。因为要早起,所以他也习惯了早睡。
365天几乎全年无休, 这是辛乐文觉得做这行比较无奈、辛酸的地方,“不过,做着做着也习惯了”。
正是这些年脚踏实地的辛苦打拼,让辛乐文实现了他当初下海时那个朴实而美好的愿望——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记者 陈梅)
新闻推荐
老人近照本报讯(见习记者李知谦)玉州区南江街道镇忠社区一位74岁的老人于11月14日下午走失,至今未归,家人心急如焚,希望好心人...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