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酒老故事 70春秋话传承
说到当年的经历,陈荣熙两眼发光,显得非常兴奋,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光辉岁月。
父子俩闲下来就翻翻当年留下来的一些老酒,回忆当年的难忘岁月。
新酒的包装在注重中国酒文化的基础上显得更加高大上了。
老酒的包装非常简单纯朴,充满着历史的印记。
今年82岁高龄的陈荣熙已经退休在家21年了,身体依然健康硬朗,思维敏捷。
陈荣熙是地道的玉林人,熟悉他的人都叫他26叔,曾经是贵县糖烟酒副食品公司第一门市部主任、玉林地区糖烟酒公司永昌商场副经理。陈荣熙在烟酒行业干了42年之久,基本上一辈子都在跟白酒打交道。现在子孙都大了,平时在家清闲下来就翻翻当年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点老酒,回忆回忆当年的难忘岁月。日前,记者专程来到陈荣熙家,听他讲几十年前的老酒、老故事……
为人民服务 卖酒30年不知名酒滋味
据陈荣熙回忆,他1957年到贵县糖烟酒副食品公司工作,当时糖烟酒等一切副食品都是专营的。现在看来价格是便宜,但是他的工资一个月才35.5元,其中20元是铁定寄回家的,自己留下的15.5元就要应付一个月的开销了。“当时瓶装酒大多是1.5元以下的,像小角楼是1元,五加白是1.5元,洋河大曲是2.5元左右,五粮液4元,茅台酒是4.8元,算是高价酒了。”陈荣熙回忆道。“自己那点可怜的工资是不敢买瓶装酒喝的,平时只能买本地产的散装米酒,而且还是低度的。逢年过节,才舍得买一瓶1元多左右的瓶装酒解解馋。1.5元的桂林三花已经算是上档次的酒,名酒就不敢奢望了,以权谋酒更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虽然18大名酒陈荣熙可以倒背如流,但他根本没有机会喝过,门店写出来的各种白酒介绍都是他照报纸抄的,什么味道连他自己都不清楚。
购买力低下是当时那个年代的普遍现象,人们连吃穿都成问题的时候,是不敢奢望有酒喝的,就更不要说收藏酒了。由于瓶装酒很难卖得出去,特别是像茅台酒这样的高端酒,一年也卖不了两瓶。于是陈荣熙就提议散卖高端瓶装酒。“自己去医药公司买来量杯,然后打开茅台酒按毫升来卖,这个要几钱那个要二两,才勉强卖得动高端些的瓶装酒。”陈荣熙回忆道,为了增加门市部的效益,员工还自酿“玉冰烧”,把切好的肥猪肉放进40多度的米酒缸里,经过一段时间的醇化,“高档米酒玉冰烧”就酿造出来了,可以卖到1元钱一斤,装进瓶子还可以卖到1.5元呢……说到这些经历,陈荣熙两眼发光,显得非常兴奋,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光辉岁月。
1980年后,瓶装白酒的销量才逐渐上升,品种也越来越多。在贵县干了30年后,1987年陈荣熙调回玉林地区糖烟酒公司永昌商场工作。从他找出来的一些老酒外包装看,20世纪70年代的酒瓶包装非常简单,以白玻璃瓶为主,酒瓶盖多是铁压盖和塑料盖。这样的酒瓶包装也代表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到80年代前的主流包装。陈荣熙说,那个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假酒,也没有听说过谁喝酒出过问题。他们这帮老卖酒人都是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坚守在自己岗位上为人民服务。在贵县糖烟酒副食品公司30年,既是共产党员又是劳模的陈荣熙,处处以身作则,每个春节都是在门市部度过的,因为只有过年过节,门市部才会门庭若市,也是最需要人手的时候。
人品如酒品 70春秋见证发展历程
进入1990年,国内白酒市场进一步放开,各种各样的白酒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1991年,作为传承人,陈荣熙的儿子陈隆贤也进入了父辈的行业,在玉林地区糖烟酒公司玉梧联合批发站跑业务。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体制改革的年代,也是国内白酒厂家从国营转换为私营的改革年代。陈隆贤介绍,他入行几年熟悉业务不久,就遇到了糖烟酒公司改制,实行集体承包制。当时很多单位都面临改制分流,积压的白酒全都低价抛售,普通的名酒也就十几元钱一瓶。这批抛售的名酒引起了民间第一波收藏热潮,首先富裕起来的那一批人成了最大买家。
谈到入行28年的感受,陈隆贤颇有心得。“刚刚改制时心里是忐忑的,但是凭着自己年轻,也想搏一搏,所以趁着当时白酒市场低迷,低价把各个厂家的积压名酒尽可能地收购过来,然后凭着人脉向周边的朋友熟人推销。由于物美价廉,这批老名酒很快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也扩大了名酒在玉林的知名度。”陈隆贤说道。
转制后的中国白酒市场进入了高速发展期,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白酒迎来了十年黄金发展期。酒的包装、品质、价格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陈隆贤也随着时代潮流辞职下海开办自己的商贸公司,继续经营酒类。他秉承着老糖烟酒人踏实、敬业、诚信、信仰品牌的作风,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进入新世纪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得很快,这从白酒消费市场档次提升上可见一斑。从过去的散装酒市场,逐渐进步到瓶装酒市场,大众消费从普通瓶装酒慢慢过渡到名牌瓶装酒,并成为主流,这都是人们不断追求更高品质生活的标志,”陈隆贤说:“现在不但卖酒人自己喝得起名酒,他们身边的很多消费者也喝得起名酒了。而且崇尚喝少一点也要喝好一点,提倡健康的喝酒理念,让中国酒文化的精髓慢慢深入人心。”
陈荣熙从入行到退休,在酒行干了42年。陈隆贤子承父业到今天也干了28年,父子俩加起来刚好是70年整,跟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机缘的巧合。父子俩全程见证了新中国白酒发展的轨迹,也见证了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祖国日益强大的发展历程,并把“人品如酒品”的执业精神很好地传承了下去。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陆小青通讯员王艳艳)今年以来,玉林市税务局创新合作机制,联合公安、海关、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成立了“查管互动办...
玉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