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一分钱”变“一元钱” 储钱罐里的钢镚还有用处吗 观点:每一分钱都值得珍惜,家长和老师应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

玉林晚报 2019-10-01 07:37 大字

儿歌《一分钱》被改为《一元钱》。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 ” 这首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儿歌《一分钱》,由“儿歌大王”潘振声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它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不少人现在还能随口唱出来。

可在前不久,一张关于儿歌《一元钱》的截图流传于网络,引发不少网友的关注与热议:在一本音乐教材中,儿歌《一分钱》被改为了《一元钱》,歌词里,除了“一分钱”被改为“一元钱”外,其他则原文不动。确实,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一分钱早已于2007年起停止流通。儿歌与时俱进,进行了微小的改动。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一角钱仍很常见,儿歌为什么忽略一角钱,直接“涨价”到一元钱?“难道一角钱现在也没有人要了吗?”三年级学生晓晓(化名)在看到修改版的这首儿歌后,表示不甚理解,以致她担忧自己储钱罐里的那些一角钱硬币花不出去。现实果真如此吗?在妈妈的陪伴下,晓晓进行了一番实践。

商家拒收一角钱硬币

从读小学以来,晓晓就养成了不乱花钱的好习惯,对于长辈给的零花钱,她都会妥善保管好。父母去超市购物换得的一元、五角、一角等硬币,晓晓都“喂”进她的储钱罐里。久而久之,放置在床头柜的这个储钱罐越来越沉重。

9月21日,晓晓利用周末时间,打开了她的储钱罐,拿出一些一角面额的硬币,在妈妈的陪伴下出去购物。

当天上午11时许,晓晓来到解放路的一家文具店,她挑了1张书签、2支中性笔。去收银台结账,总共12.5元。晓晓打开她随身带着的铁盒盖,从里面掏出一枚枚的一角钱硬币开始数。可没等她数够钱,收银人员就出言制止了,并出示收款二维码,示意让一旁的晓晓妈妈用手机扫码支付。

对此,晓晓表示不解:“可我手上够钱支付的啊,为什么不收我的钱?”收银人员笑着对她说,小朋友,这硬币你先保管着,我们这里不收这么多的小硬币,拿去银行兑换不方便。晓晓脸上写满委屈,只好让妈妈手机支付了。

随后,晓晓来到附近一个小卖部,选了一本5元钱的作业登记簿。她想用硬币付钱,老板娘却连连摆手说不收。

当天中午,晓晓来到教育路一家米粉店,点了一碗粉,7元钱。老板同样拒收硬币。

先后三次在不同地方消费,晓晓的硬币一个也没花出去。

小面值的人民币越来越少

回去的路上,晓晓百思不得其解。“妈妈,为什么他们都不收一角钱的硬币?是不是现在不能使用了?”晓晓问。

妈妈告诉她,现在还是有人使用一角钱硬币的。而且,一角钱是我国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合法货币,任何拒收一角硬币的行为是违法的。可是,商家在经营中不喜欢接收一角钱的硬币,是觉得它面值不大,保管不方便,拿去银行兑换又麻烦。

经历这次“小风波”后,晓晓存硬币的积极性大减。储钱罐里的硬币花不出去,她也不知如何处理是好。

对于小面值人民币,其他同学又是怎样看待呢?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几名小学生,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表示,现在一角钱能买到的商品真是少之又少了,有时在路上看到一角钱,自己也懒得去捡。

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既然小面值人民币越来越少见,是否就意味着它没有价值了?对此,玉州区名山中心小学的廖老师表示,如今人们购物用手机即可实现快捷支付,确实方便很多,但小面值人民币只要还在流通,就有其存在的价值。

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嫌收存麻烦、商家拒收等原因,让一些学生产生误解,认为“小面值人民币已没有价值了”。对此,廖老师认为,家长、老师应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与价值观。

“对于一角钱,我们积攒多了以后,可以拿到银行去兑换大面值的人民币。”廖老师说,钱可以积少成多,孩子们不可小看一角钱的价值。而回到歌曲本身,《一分钱》之所以经久传唱,是因为它歌唱和弘扬拾金不昧的优秀中华传统美德,虽然歌词由“一分钱”涨到了“一元钱”,但无论金钱的大小,歌曲至今仍具有教育意义。

廖老师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老师也应该让孩子明白,父母挣钱不容易,一元、一角乃至一分钱,都是努力工作得来的,孩子们应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好好读书,将来回报父母,为国家和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记者 陈君铭)

新闻推荐

赞歌颂祖国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9月28日上午,由玉东新区工委党群工作部主办的玉东新区千名群众同唱《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在玉...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