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壮瑶医药产业后发优势凸显

玉林日报 2019-09-25 07:12 大字

市民在了解玉林市中医医院自主研制的壮瑶药。(本报记者 蒋金泰 摄)

作为华南地区最早的中药材集散地,玉林中药材久负盛名,是八角、天冬、茴香、沙姜等岭南特色道地药材的主产地。如今,玉林已发展成为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有“中国南方药都”之美称。

经历悠久历史医疗实践积累的经验,玉林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诊疗技术和方法,为中药资源利用和民族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如何将中医药民族医药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如何破解当前面临的“瓶颈”,寻找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发展有效途径?

在第十一届中国(玉林)中医药博览会上,新增的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展区让人嗅到了玉林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发展的春天气息。

发展迎来新机遇

壮医药是在藏、蒙、维三大民族医药之后,发展较好的民族医药类别。但壮医药的传承发展之路,更为艰辛。壮医药以前依靠口耳相传在民间流传,直到20世纪80年代,壮医药的系统发掘整理和研究等相关工作才逐步展开。

近几年,随着医改的推进和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视,玉林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的后发优势日益凸显。

在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壮瑶药制剂展区里,记者见到了不少该院自主研发的壮瑶药,如有名的跌打酒、黑硬膏、骨疏宁片、风湿酒等。“自1953年玉林市骨科医院落院始,我们医院就一直不间断在研发壮瑶药,共研制生产出了15个具有骨伤治疗特色、疗效显著的壮瑶药制剂品种。”玉林市骨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梁志敏告诉记者,骨科医院使用的壮瑶药原药材多达72种,2018年壮瑶药制剂品种产值约2000万元。

如今,在玉林中医药健康产业园计划总投资额6000万元、申请建设用地50亩的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制剂中心将在2020年投产,计划年产值达到8000万元。

同样拥有壮瑶药制剂室的玉林市中医医院,2017年获得了广西医疗机构制剂生产许可证。“中医院拥有胶囊剂、片剂、颗粒剂、丸散茶膏、酒剂等十几种剂型生产线,可生产四十多个品种的生产规模。”走进广西壮瑶药制剂展示厅,迎面走来的玉林市中医医院民族药制剂室副主任廉帅告诉记者,仅2019年上半年,中医药有2个制剂品种获得注册批件,5个品种获得备案,成为全区首家医疗机构进行备案的医院。

近年来,玉林市中医药民族医药健康产业在政府扶持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2011年以来,自治区出台了“壮瑶医药振兴计划”,玉林市将壮瑶医药作为中医药民族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玉林壮瑶药产业面临新发展新机遇。

发展“瓶颈”不容忽视

壮瑶医药是广西壮族和瑶族人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独特民族医药,凭借其独具特色的方法和可靠的疗效,以及“简、便、廉、验”的优势,日益受到政府和大众的关注和重视。

尽管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玉林市发展壮瑶药的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所面临的“瓶颈”亦不容忽视。

“目前国家批准上市的民族成药只有藏、蒙、维3类,至今尚无获得国家批准的壮成药。”市骨科医院制剂室副主任吴勇梅说,“由于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运行机制,致使壮瑶药的发展难以突破原有的模式,发展规模较小、速度较慢。”

针对玉林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目前状况,市中医院民族制剂室主任蓝剑锋也表示:“医疗体系不健全,医药企业对高端人才普遍缺乏吸引力,壮瑶医药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创新能力偏弱等,这些都制约着玉林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做大做强。”

同时,与直接可在药店买到的药品不同,市骨科医院和市中医院自主研制的壮瑶药,包装上都会印有这样一句话“本制剂仅限本医疗机构或批准的医疗机构使用”,如此,也极大限制了玉林壮瑶药向外推广使用的步伐。如要在别的医疗机构使用以上两院的壮瑶药,则需要在医联体内调拨,而能够纳入玉林市医保目录的制剂更是少之又少。

“希望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培养一批依靠自主创新引领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优势的创新型中医药民族医药企业、医院,使之成为玉林壮瑶药创新、应用和推进产业发展的主体。”吴勇梅表示。

新闻推荐

黄俊华会见玉博会药博会主办 承办单位领导以及重要嘉宾

9月23上午,自治区副主席黄俊华会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会长吴刚一行。黄海昆、韦韬参加会见。(...

玉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