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票证讲述生活变迁 从凭票买到任意购

玉林日报 2019-08-06 07:13 大字

图为罗东家中收藏的外汇兑换券。

图为罗东家中收藏的布票。

罗东时常与儿子罗中鉴讲述粮票等票证的故事。图为罗东的儿子罗中鉴向记者展示粮票。

买粮要粮票,买布要布票……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票证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一切生活用品基本都要用票证。“票证,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也见证着一代人的生活变迁,是我们生活越过越好的见证。”在玉州区玉城街道东明社区的市民罗东家中,罗东拿起一张张略微发黄的粮票、布票,与记者说起了他那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雨露而越过越好的生活。

那些年,精打细算过日子

“那个时候物质匮乏,粮有粮票,布有布票,还有糖票、肉票、油票。总之就是什么都要票才能买得到,有钱没有票根本买不到东西。就拿粮票来说,当时城镇人口的口粮是定量发放的,根据不同的劳动强度、岗位以及年龄等有所不同。而粮票就是当时人们的购粮凭证。”提起以前的生活,罗东拿着一小沓的粮票感慨万千。记者数了一下,罗东手上留存的粮票足有26张,面额多为壹市斤。

20世纪60年代末,罗东出生于一个普通干部家庭。处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罗东切身感受到了粮食的可贵和粮票的重要。“记得1975年那会,我正念小学,当时粮食是定量的,我每个月可以分到的粮食是12斤,我父母每人每月可以分到30斤。我们家兄弟姐妹多,粮食经常不够吃。为了填饱肚子,哥哥姐姐们经常带我到田里去捉蚱蜢,捉到后用竹条串起来烤着吃。”罗东告诉记者,当时1斤的粮票大概是相当于10个馒头。小学时罗东去学武术,如果表现好,母亲就会奖励他一个馒头,这让他高兴得不得了。1988年罗东去南宁念中专,当时在学校吃饭也得靠粮票,没有粮票就要从家里扛米到学校去兑换粮票。“幸好当时我家里给我凑够了粮票,不然就要扛米去上学了。那时候的交通可没有现在那么发达,坐火车去南宁起码6小时以上,坐汽车更久了,要八九个小时。”罗东感叹道。

在罗东的童年记忆中,布票也是让他印象深刻的一种票证。罗东的母亲有一双巧手,为补贴家用,她在上班之余时常帮邻里裁制衣服。“那个时候,一个成年人一年只能分到六尺的布票,我们家人口多,布票根本不够用。我们兄弟几个的衣服大多是妈妈做的,她把帮人裁制衣服用剩的边角布料缝制成‘拼接’款、‘撞色’款给我们穿。”罗东告诉记者,“母亲的节俭让我们一家顺利走过了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并且生活越来越好。后来,家里条件好了,家里老人也还是习惯自己缝制衣服,衣服破了总也舍不得扔,自己补补继续穿,很少买新衣服。即使买了新衣服也总舍不得穿,印象中只有在重要的节日或者家里有重要客人来访,母亲才会穿上新衣裳。”

齐奋斗,生活越来越富足

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个体私营经济迎来发展春天,玉林街上的店铺和商铺也多了起来。“当时家里哥哥姐姐都已经出来工作了,家里生活好多了。我记得当时有一种票券很时兴,叫外汇兑换券,是和人民币等值的一种支付凭证。有了外汇兑换券可以到友谊商店购买香烟、糖果、电视、冰箱等高档货,不需要票。”罗东告诉记者,那时候,拿外汇兑换券逛友谊商店购物,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1989年,罗东就曾拿着哥哥给的外汇兑换券到友谊商店买东西,让身边朋友羡慕不已。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90年代初,房地产开发开始升温,罗东也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1990年10月中专毕业,我进入农资公司做会计。做了两年多,从临时工做到合同工,月工资也就84元。”罗东告诉记者,1993年3月,在不少单位职工陆续“下海”经商之际,罗东也大胆地把工作辞了,跟着哥哥做房地产开发。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哥哥房地产生意做得不错,不久后罗东的月收入就涨到了1300元。1995年,儿子罗中鉴的出生,让罗东干事更有干劲。1997年,罗东一家三口住上了新房子,生活也越过越红火。

“吃的喝的用的,想买啥就买啥。”如今,罗东生意经营得不错,妻子和儿子工作稳定,其中儿子罗中鉴在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公司玉林工务段工作。罗东对记者说:“我一直认为好日子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努力奋斗得来的。我相信只要自己敢闯敢干、兢兢业业,生活一定可以越过越好。”

新闻推荐

《五岳图》 特种邮票 正式发行 完整展现图卷原貌,1套5枚,小全张1枚

主办方在展示《五岳图》特种邮票本报讯(记者王耀前)8月3日晚,中国邮政玉林市分公司在万达广场举办“邮享美景”集邮与旅游主...

玉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