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来袭谨防“高温病”

玉林晚报 2019-07-05 07:37 大字

进入7月,意味着“盛夏”正式拉开了序幕,“小暑”“大暑”“三伏天”都将接连而至,在这种天气里,踏出空调房一步都需要莫大的勇气。在高温天气下,人体很容易受到各类“高温病”的侵袭,严重者甚至可能致命。那么,当下易发的“高温病”有哪些?日常又该如何防治?记者为此采访了玉林市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胡晓天。

“高温病”之热出来的病——

中暑

炎炎夏日,最容易出现的“高温病”就是中暑。胡主任称,一般在高温、高湿、不通风的环境下工作容易发生中暑,比如环卫、建筑工人,或者在封闭环境下工作的餐饮场所人员容易发生中暑。另外,车厢也是一个高温、高湿、不通风的环境,也容易发生中暑。

“中暑根据病情,也分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热射病。”胡主任指出,人体出现头痛、头晕、出大汗、恶心、四肢无力、口渴等症状时,可能是中暑的先兆,“轻度中暑者体温往往高于38度,面色潮红或苍白、四肢冰冷,同时伴有恶心、口干等症状。”这些时候要迅速移至阴凉处,松解衣物,有条件的话可拿湿冷毛巾敷住额头,甚至在凉水里浸泡,同时喝些淡盐凉开水。

最严重的“中暑”就是热射病,常发生于夏季高温且高湿的天气条件下。热射病可致死,死亡率达50%~70%,患者典型症状为高热但无汗、口干、昏迷、咳嗽、血压升高、肌肉痉挛、呼吸困难乃至衰竭。胡主任表示,若发现有人在高温天气下突发昏迷,应立即将昏迷人员移至通风阴凉处,浇凉水降低其体温,并迅速联系医院抢救,千万别以为是普通中暑而轻视。

“高温病”之晒出来的病——

晒伤、痱子

盛夏外出,若没做好防晒措施,免不了会被烈日晒伤,皮肤产生“红斑、灼热、瘙痒、疼痛、水疱”等症状,若晒伤面积较大,还可伴有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可难受了。被晒伤之后,可先用干毛巾擦干汗液,再用冷藏过的纯净水或生理盐水湿敷伤处。发现红斑时,可选用可选用氧化锌软膏或炉甘石洗剂外擦。若发现皮肤有大疱形成,应保持疱壁完整,并立即前往医院皮肤科就诊,千万别自己弄破,这样容易导致细菌感染。

对于皮肤比较娇嫩的儿童、成人,夏天也容易长痱子。头部、脖子、腋下、胸背部等处密密麻麻的红色点点,有些还会变成小疙瘩、水疱,奇痒无比。是由于人体大量汗液不易蒸发,滞留于皮肤表面而引起的急性皮肤炎症。日常洗净患处后,可用痱子粉外扑,或外涂炉甘石洗剂等外用药。同时,避免长时间待在闷热的环境,衣服要穿宽松柔软的,以免汗液再次堆积。

“高温病”之冻出来的病——

空调病

和中暑相对,夏天有很多人会得“空调病”。在一个阴冷的空调房间里待久了,会感觉头痛头晕、关节会发僵发硬,这是空调病的典型表现。胡主任说,在干、冷的环境中待一段时间,全身包括皮肤、消化道、呼吸道以及关节都会发生相应的病理性改变,而这种环境如果长时间不更换的话,身体往往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舒服。

“空调病”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它往往是一个长时间待在吹空调的干冷环境中,引起的一系列的疾病的总称。常见的症状就是头晕、头痛、恶心,不想吃东西,关节疼、乏力,或者皮肤刺痒、过敏。这一系列症状都是因为长期待在干冷的环境中产生的。要想避免也很简单,胡主任建议,一定要按时通风,比如在空调的环境中待了、三四个小时以后,要换一换环境,到一个相对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待一会儿。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一般来说不超过6度最好,室内空调温度一般是在26度以上。尽量避免空气太干燥,开空调的时候,可以适当地使用加湿器提高室内的湿度。

新闻推荐

讲党课 为党庆生

选手在讲党课本报讯(记者黎颖)7月1日,由中共玉林市玉州区委组织部主办的玉州区第二届“守初心、担使命”微党课大赛在玉林市...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