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舌尖现象” 轻松迎战高考

玉林日报 2019-05-31 07:00 大字

本报讯(记者 傅盛)很多考生在考试中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答案就在嘴边盘旋,但是怎么也没办法把它说出来。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舌尖现象”。为什么会有“舌尖现象”呢?

记者采访了国家心理治疗师、玉林市心理卫生中心首席专家、玉林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黄英民。他告诉记者,记忆的活动包括编码、储存、检索和解码过程。在记忆过程中,在接触到外界信息之后,大脑中会将信息转化为形象信息、声音信息和意义信息,这三种信息会在大脑经过处理后,分别储存于相应的功能区。当我们需要回忆时,大脑就会检索出相应的信息,通过大脑处理后再次出现原来的形象、名称和意义。假如在这阶段中,处理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记忆都会受到干扰而中断,形、声、义信息无法连接,只差这么一点点,就形成了“舌尖现象”。

由于高考的考试一般都是在考生以前没有去过的学校和教室中进行,再加上考生的紧张焦虑情绪,记忆更有可能会出现调取问题。因此,在考场上发生的“舌尖现象”会较平时增多,突然就会忘记本来记得的东西。随着高考临近,黄英民提醒,如果考生在考场上遇到“舌尖现象”,应该进行以下调整:

首先,千万不要绞尽脑汁苦苦回忆,考生可以停下手中的笔,做一次深呼吸放松。具体步骤是:以最舒服的姿势坐在座位上,从头到脚全身放松;深深地吸一口气,感觉小腹有隆起,憋住几秒,然后慢慢地吐出来,一次不行就再做一次……几次之后会发现心跳不那么快了,呼吸也变得均匀了,情绪也不那么紧张了,再继续解题时,发现脑子也变得清晰起来。这时,考生可以想一想与之相关的学习内容,回忆面临的问题与以往所学的哪些课程、所记的哪些笔记及练习题有关,从而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线索。

其次,考生实在想不出时,也不要着急,先干脆放下想不起来的题,抓紧时间去做其他题。离开回忆困难题的情境,过一会儿这种记忆遮蔽可能就会自然消失,还可能会通过做其他题的过程中受到启发而茅塞顿开,记忆被唤起。

最后,考生要调整心态,一两道题实在不会就算了,不要给自己增加心理压力,学会取舍。否则,可能会因小失大而得不偿失。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发挥正常,不负光阴,不负自己。

新闻推荐

玉林市金融办 提醒大学生警惕校园金融陷阱

本报讯(记者张翔通讯员张树涵)5月23日下午,玉林市金融工作办公室开展金融知识进校园主题宣讲活动,到玉林师范学院西校区举办...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