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市小巷里,有一间僻静的书屋 由三位文化艺术爱好者修建,为志同道合的人提供弹琴练字、交流见闻的好去处
在绿植掩映下,“共适书屋”诗意盎然
庭院里充满古韵
盆景衬托,气氛静谧
陈武侃在“共适书屋”主厅习字
在玉林城区美林街的一条小巷里,有一座老宅,这座老宅历经了苏家五代人,有着上百年的历史。在这座老宅中,由三位文化艺术爱好者修建了一间诗意盎然的“共适书屋”,为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提供了一个弹琴练字、交流文化见闻的好去处。
闹中取静,诗意盎然
在美林街拐进一条小巷,顺着长满青苔的青砖石阶一直往前走,便能看到一座绿植葱郁的老宅。往老宅里走,满园春色扑面而来,还能隐约听到屋里传出的古琴声。
只见院子里种满各种绿植,右边有两棵青翠的罗汉松,松树中间有一扇小门,门上的牌匾写着“共适书屋”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门口两边是木刻对联“清风顾水月,吟啸且徐行”。在斑驳的旧泥砖、青瓦片以及苍翠的绿植掩映下,“共适书屋”显得诗意盎然。
走进“共适书屋”,映入眼帘的是会客厅品茗处,几张旧式的木制官帽椅与这座老宅交相辉映,显得很有年代感。榆木茶几上摆放着素雅的白瓷茶具,香炉里点着茶香,缕缕青烟飘到墙上的古琴处,把氛围衬托得古色古香。屋里的主座上方是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其对面是两幅写意花鸟小品,使小小的老屋里充满了山水古韵。
穿过会客厅品茗处,是一个地上长满青苔的旧庭院,庭院围墙上长着一棵金银花,庭中精心摆放了珍品兰花、石斛、小品盆景等。一台石磨上,还能看到未干的水痕。
迎着庭院的是主厅。走进主厅,能看到墙上悬挂着吴道子画的孔子像拓本。几张暗红色的书案上摆放着笔墨纸砚,连填纸和笔山也放置得很讲究。右边墙上挂着赵孟頫的木刻印刷版《心经》,左边墙上是四条屏瓷板画。两扇侧房门上挂着两个扇面,分别用工整的篆书写着“书声”“琴韵”。在微黄灯光的映衬下,主厅显得格外温馨。
参观完“共适书屋”,记者觉得意犹未尽。无论是烹茶煮酒、闻香听曲、赏花望月,抑或是挥洒文字、书写春光,这都是一片难得的陶冶性情之处。
三人为友,共创书屋
记者采访了解到,“共适书屋”主要由苏盛昱、陈武侃、苏辅文三人修建,目前已修建完成一年半左右。
苏盛昱、陈武侃、苏辅文分别是70后、80后、90后,相同的兴趣爱好让年龄差距较大的他们走到了一起。一次偶然的机会,苏盛昱认识了陈武侃,两人都是艺术爱好者,对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颇有研究。苏盛昱的侄子苏辅文也爱好艺术,在叔叔的引见下认识了陈武侃,三人相见恨晚,经常聚在一起品茶言诗。
谈起修建“共适书屋”的初衷,陈武侃表示,起初是想要修建一个地方,让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有一个弹琴练字、交流文化见闻的好去处。同时,也为对书法有兴趣的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常有朋友的孩子来这里找我们学习书法,我们很高兴也很乐意在这样一个地方以这种方式教孩子们练字,让孩子们沉浸在文化艺术的世界里。”
关于“共适书屋”名字的由来,苏盛昱介绍,是因为他们三人都非常喜欢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共适”二字就来源于苏轼所作的《前赤壁赋》中“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一句,取其“共享”之意,“意思是在这个地方大家可以一同交流,一同抒发情怀,共享此情此景带来的美好。”
苏盛昱认为,他们三人一起修建“共适书屋”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这座老宅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我小时候很多美好的时光都在老宅中度过。现在将老宅重新修葺,既能把老宅保留下来,让其焕发新的生机,又能为大家提供一个共同探讨交流文化的平台,可谓一举两得。”苏盛昱说。 (记者 黎颖)
新闻推荐
志愿者关爱玉林抗战老兵。(本报记者蒋寿荣摄)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志愿者服务活动中来,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去温暖...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