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配合寒山水库库区扩建工程建设, 1976年大井村人举村搬迁。多部门助力这个移民新村建设 水库移民“移”出幸福生活

玉林晚报 2018-12-04 07:18 大字

现在大井村新房林立

大井村村民刚搬迁到新村时住的房子

大井村是一个水库移民新村,位于玉州区城北街道寒山度假旅游景区内,属于凤村管辖,全村39户共170多人。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村容村貌一年比一年漂亮,村民的日子也红红火火起来。

昔日集体住泥砖屋 如今家家有新洋楼

在大井新村“村肚”,至今保留着四栋简陋破旧的泥砖屋,这些“筒子楼”每栋只有两层,共有50多个房间,屋顶是瓦盖的,墙体已出现不少裂缝,与周边的新洋房相比虽显格格不入,却是大井村历史变迁和艰苦岁月的一个见证。

“泥砖屋是我们刚搬过来时住的地方,不少砖瓦、梁柱等建材还是拆了以前老村的房子运过来的。”今年58岁的黄宝全曾是村里的队长。1976年9月5日,为了配合寒山水库库区扩建工程建设,大井村全村一共有13户村民70多人举村搬迁至此,当时,村里的屋舍还没有完全建好,大伙集体在露天垒灶台做饭,这几栋小土房建好后,每家按照人头来分配,最多时四五个人住一间房。后来还盖起了厨房、厕所各一排小屋,外加两个牛栏和猪舍和一块几十亩的贫瘠集体土地,这便是大井新村最初的模样。

搬来后没多久,大井村原址就成为了寒山水库库区被淹没了。

“分到了几十亩田地,大多是洼地,土壤贫瘠,种水稻亩产量才100多公斤,用水也要半夜去另一个地方下到井里面去挑,井水每天水量只有十多担,各家都得省着用。”搬迁时黄宝全才十五六岁,生活生产条件的恶劣并没有吓退勤劳的村民,大家凭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干劲,在周边的一些沙坡地带开垦荒地,种粮种菜,也基本能够满足生活自给。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这个小山村,村民们的生活渐渐有了起色。“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陆陆续续有人建好房搬出泥砖屋。”黄宝全说,如今村里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新房子,很多人还买了小汽车,生活就像水库边盛开的木棉花红红火火。随着寒山水库旅游度假区的开发,不仅周边的环境变美了,进入大井村的公路及村道也都成为了硬化路,大家出行更加舒适便捷。

多部门助力

“移民村”日新月异

现在的大井新村水泥硬化路通至各家各户门前,路边的小叶紫荆、桂花等绿化树四季常绿,一盏盏太阳能灯笔直地耸立在路边。

“自从国家实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之后,我们村得到了各个部门的项目建设支持,村里的面貌也开始发生了大变样。”黄宝全说,作为水库移民,自2007年起,村里人可享受每人600元/年的“后期扶持”生活补贴。2009年,住建部门为村里已建起的新房进行风貌改造,让村里的楼房变得更美观了。

2009年和2013年,玉州水库移民局投入140万元帮助大井村硬化村道和建设文化室,住建、林业、环保、文体等部门也积极投入大井村建设中,从风貌改造为新建房屋装饰外墙,到建篮球场、安装路灯、设立污水排污系统、绿化村屯道路……短短几年,大井新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们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

(记者 唐劲梅)

新闻推荐

冷空气后天驾到

本报讯(记者黄锦群)据气象部门预报,受弱冷空气影响,今明两天以多云天气为主,日间有阳光,午间最高气温26℃,早晚较清凉,最低气温17...

玉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玉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