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博物馆成立40周年,与改革开放同行: 应时而生扎深根 顺势而为蕴辉煌

玉林日报 2018-11-30 07:19 大字

纪念孔子诞辰2568周年活动。

领导嘉宾参观“禧·福 南京博物院藏吉祥文物特展”。

博物馆之夜 铜鼓舞。

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拓印小课堂教学活动。

巨匠丹青—广西博物馆馆藏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张大千精品画展。

玉林历史文化基本陈列展览序厅。

玉林历史文化基本陈列展厅铜鼓展区。

旧馆展厅。

玉林市博物馆外景。

旧馆外观。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适逢玉林市博物馆成立40周年,回顾这40年来的玉林市博物馆的发展历程,令人感慨 40载岁月更替,这颗小小的树苗沐浴着解放思想的春风,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那记载着岁月的年轮,一圈圈刻录着一个时代的记忆,见证着一个伟大新时代。

从简陋的文物陈列室到高雅的城市文化客厅

博物馆成为玉林市最有底蕴的文化名片

玉林市博物馆前身为组建于1978年的玉林县文物事业管理所。1989年7月26日易名为玉林市博物馆。1997年10月12日,随撤地设市,上划为地级市博物馆。

玉林市博物馆原址位于玉林人民公园大门右侧,是一幢三层小楼,建筑面积仅300多平方米,除去办公、库房等,只有简陋的100多平方米展厅,能够展出的展品也只有100多件。无论是场地,还是功能设置方面均已无法满足和适应地级市博物馆的需求。

2005年,因城市建设需要,玉林市博物馆原有建筑被拆除,建成了现在的玉林人民公园正门停车场。馆内原有的大批文物珍品也只能暂存到某单位的大型仓库之中。

之后,在玉林市委、市政府的密切关注和大力支持下,历经10年的立项、筹建、设计、建设,2015年12月26日,全新的玉林市博物馆得以惊艳亮相,免费对公众开放。

玉林市博物馆新馆位于玉林市文化艺术中心内,建筑设计理念是“过去与未来、历史与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博物馆总建筑面积为13981㎡,总投资1.2亿元。展厅、文物库房、安防消防设施、社教活动室等,均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准。

这座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恢弘建筑,自开放之日起,就成为玉林市最有底蕴的文化名片,是玉林市民最喜爱的文化客厅 它是高大上的,也是贴地气的,这里汇聚起文化、教育、科技等各类社会资源,成为一个超级连接的文化平台,为公众提供多元化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体验。它可以是讲坛、课堂、活动室,也可以是书吧、茶馆、戏坊。逛博物馆,已经成为玉林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玉林市博物馆馆长李长江亲历了博物馆从简陋的文物陈列室到高雅的城市文化客厅这一个蜕变过程,由衷感叹:十年磨一剑,值得!

从高墙深院里的“老古董”到活灵活现的历史场景

博物馆成为玉林市多元化的教育基地

多年来,玉林市博物馆在展示地方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为旅游经济服务等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受场地限制,很多潜力尚未能发挥出来。

自从2015年新馆建成后,玉林市博物馆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过去在文物陈列室里的那些默默无言的“老古董”,在新馆里轻松变身为与城市文脉相融相生、活泼生动的文化地标。在这里,看得到岁月的烟云,听得见历史的潮声,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诠释着千年古郡的新魅力。

从史前各类化石到双头羊杖首、铜羊灯、羊角钮铜钟、世界最大的灵山型铜鼓,玉林人知道了本土历史文化的厚重;从全息动画绘制的海上丝绸之路,到骑楼街上的大生堂药铺、信昌布行、瑞昌盐号的复原,老玉林们回味着岭南都会昔日的繁荣景象。

寻找历史、了解历史,触摸玉林千年发展脉络,玉林市博物馆为人们提供了寻根溯源、畅游时光隧道的平台。

注重社会教育、未成年人教育,加强文化自信,也是市博物馆一项重要的内容。为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近三年来,玉林市博物馆先后举办了“中华文化经典展演”“我眼中的写意画”“红领巾讲解员选拔赛”“精美的石头会说话情景剧”“博物馆之夜”等数十场次的系列活动,让市民和小朋友参与到博物馆的互动活动中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不定期举行的“玉博大讲堂”,请来不同专业的专家给市民、学生讲述历史、文物、自然的知识,也让很多人受益匪浅。博物馆正逐步成为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社会正气、塑造美好心灵的生动课堂。

从偏居一隅孤芳自赏到敞开大门面向全国

“流动型”展馆迎来大批重量级展品

“玉林市博物馆除了基本陈列展厅外还设有四个临时展厅,这些展厅是常年满展的,一年各种临时展览有十几次,展览内容丰富,精品多,水平高。”馆长李长江说。面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精神文化需求增长,玉林市博物馆贯彻科学发展观,打破传统的封闭模式,全力以赴搞好对外开放工作,通过不断更新、调整馆藏展品,引进临时展览,加大对博物馆宣传的力度,提高博物馆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市民和青少年进入博物馆参观,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职能作用。

2016年展出的《锦绣八桂 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展》,2017年展出的《巨匠丹青 广西博物馆藏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张大千精品画展》,以及2018年展出《澄怀观道 广西博物馆藏清代山水画精品展》,《心仪广西 六十国宝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物博物馆事业成果展》《禧·福 南京博物院藏吉祥文物特展》等重量级别的展览,观者如潮,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轰动一时的文化事件。如此多的临时展览,在区内地市级博物馆是较为少见的。

“以前在那个窄小的旧博物馆,长年都只有本地的少量文物观赏,博物馆对普通市民没有什么吸引力。建好这个新博物馆后,一年中在家门口就能够欣赏到这么多名家真迹,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现在一提起玉林市博物馆,我们作为玉林人都有一种自豪感!”这是一位市民的肺腑之言。

此外,玉林市博物馆还不时“走出去”,到社区、到单位、到学校举办各种讲座和传统文化演示,如植物印染、非物质文化项目展演等。很多学校、社会团体、部队等,也把玉林市博物馆当成了教育基地。

“未来,市博物馆将打造成智慧型博物馆,利用营造虚拟空间等更多的新方法,让市民接触更多的文博资源,传播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厚重,使进入博物馆成为更多市民的生活常态。”李长江馆长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从未变化的是四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扎深根

枝繁叶茂的根基是全体博物馆人的默默付出

无论是在狭窄的旧馆,还是在长达十年无馆可居的日子,或是在今日高端大气的新博物馆,四十年来唯一不变的,是玉林市博物馆人默默付出深深扎根的精神!玉林文物事业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离不开党的阳光雨露与改革开放的春风,离不开玉林地利人和的助力,更离不开全体博物馆员工团结一心坚定不移的努力。

40年间,玉林市博物馆全体员工在历任馆长的带领下,“穷”时不抱怨不停步,“达”时不骄奢不自满,以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在藏品征集方面,市博物馆始终坚持特色立馆的方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围绕特色铁力木家具、木质建筑构件以及反映桂东南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相关文物的专项文物征集计划。在几年的时间里,按照精品化、特色化、系列化的标准和要求,严格履行各项征集程序,累计征集文物藏品1000多件套。基本构建起了自己的特色文物征集和收藏体系。

在文物保护方面,博物馆先后圆满完成了本辖区内全国第二、三次不可移动文物的普查工作、馆藏文物档案整理及数字化、馆藏文物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以及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玉林市博物馆馆藏文物资源普查等工作,实现了辖区文物资源的全覆盖普查登记,切实摸清和掌握了自身的家底。

在文物保护修复方面,博物馆与区内多家文博机构合作,对馆藏纸质文物进行了数次的专项修复工作,累计修复纸质文物60多件套,制订了多项馆藏金属器、木器的修复方案。对辖区内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数次的专项文物修复工作,完成了如粤东会馆、大成殿等文物修复项目。

在研究方面,市博物馆始终牢记自己作为玉林市地志性综合博物馆的使命和担当,在桂东南历史文化、玉林馆藏文物、博物馆展览、文物保护研究等方面,奋力开拓,用力深耕,取得了一批对玉林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具有重要价值、意义的优秀学术成果。在各级各类学术期刊、各类报刊上累计发表科研论文、研究文章100多篇,同时,市博物馆还编辑出版了《鬱林遗珍 玉林市博物馆馆藏文物图集》《玉林石刻调查与研究》《玉城藏珍 玉林市民间收藏精品图录》等精品图书多部。

应时而生扎深根,顺势而为蕴辉煌。改革开放40年,玉林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机遇。经过40年的发展,玉林市博物馆以完善的体系、丰富的藏品、新颖的陈列展览、多种形式的社会教育活动、活跃的学术气氛、丰硕的研究成果、日益提高的科学管理和现代化水平而为人称道,享誉区内外。玉林市博物馆迎着改革开放的大潮,与伟大的时代同步前进,与祖国共腾飞!

新闻推荐

转型升级 多媒体适应时代要求

今年是《玉林日报·玉林人居》地产周刊(下文简称《玉林人居》周刊)创刊15周年,15年来,《玉林人居》周刊一直在不断适应时代的...

玉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玉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