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养生 “藏”字当先

玉林晚报 2018-11-09 07:37 大字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也属于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尽管玉林的天气仍是晴朗无风的“小阳春”,但是跟随节气时令的养生必不可少。古语有云: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玉林市中医医院综合治疗区护士长林小玲提醒,立冬养生要注重“藏”字。

起居要养“藏”

立冬后养生需顺应自然界闭藏的规律,以收敛阳气为基础,所谓藏,指的是精神要藏于内,养精蓄锐。林小玲指出,在起居方面,应该早睡晚起,让睡眠的时间长一点,保证充足的睡眠,促进体力的恢复。老年人外出活动尽量选择在日出之后和太阳未落之时,以趋避寒气。手、脚、脖子、肩膀、膝盖、腰等部位,容易受到寒冷的侵袭,因而要特别注意这6个部位的保暖工作。

入冬后,天气渐寒,时有冷空气造访,人的心情容易低落。林小玲建议大家学着调控不良情绪,可以通过散步、慢跑的方式来调节。最近玉林的“小阳春”天气特别让人舒服,适当晒晒太阳,也有利于缓解心情、身心放松。

临睡时,用热水加艾草等泡泡脚,可促进血液循环,调和肾气,温暖全身,也有助于入眠。常常搓揉按摩耳廓也有补益肾气强健身体的作用。另外,林小玲介绍,立冬节气,最适合做长龙灸、火龙灸、脐疗等中医特色项目,养生保健。

饮食要进补

饮食上宜减少辛辣刺激及生冷的食物,吃一些清补甘温的食物。多吃高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机体抵御寒冷,如禽畜肉、鱼肉、蛋,特别是羊肉,性温热,温里壮阳、补肾益精,是秋冬季进补佳品。多吃高维生素B的食物,如黄豆、动物肝脏、奶类、西蓝花、胡萝卜、奇异果等。大部分的维生素B族与身体中蛋白质、能量等的代谢密切相关,适当摄入也有助于机体增强抗寒能力。

冬季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要适当多喝水。林小玲解释,并不是说每天一定要喝足多少杯,视自己的情况而定,不要等到口干舌燥再喝水,多喝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同时配以甘润生津的果蔬,如梨、冬枣、柑橘、苹果、杨桃、柿子、石榴等。

立冬养生要科学进补。不同体质的人,进补的侧重点不同。气虚的人要补气,可以多吃花生、红枣、山药;阳虚的人要补阳,可以多吃核桃、韭菜、羊肉;阴虚的要补阴,可以多吃梨、银耳、猪蹄。林小玲提醒,冬季养生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去“补”,如果搞不清楚自己的体质,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补。

运动要适度

林小玲表示,虽然天气会逐渐转冷,但运动还是不能省的,只是要把好度,运动前做好热身,将全身的肌肉和关节都活络开来,否则可能会造成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尤其是当气温比较低的时候,更需注意。最好是通过慢跑、徒手操和轻器械的少量联系,是身体发热微微出汗后在运动。

运动量以不疲劳为主,年轻人或身体较好的中年人可选择跑步等强度较大的运动,锻炼时间可以比春夏季延长一点;老年人或体质较弱的,可以选择快走、慢跑、打拳等低强度运动,以全身微微出汗为宜。

上午九点以后或下午四五点进行运动是比较合适的,气温适宜,阳光正好。

新闻推荐

有跟团游有“点菜式”,价格从300多元到2000多元 港珠澳大桥旅游 组合产品成爆款 游客可体验“一程多站”的新玩法,专业人士提醒:避免低价团

港珠澳大桥(资料图片)近期,港珠澳大桥旅游快速升温,市公安局出入境办证接待大厅迎来一轮办证高峰,办理往来港澳通行证同比成倍...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