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护佑群众健康的忠诚卫士 ——记玉林市疾病控制中心检验科副科长罗铭

玉林日报 2018-10-28 07:19 大字

她身穿白大褂,整日埋头在各种实验中,一双温柔而锐利的眼睛在各种数据中准确地找到目标,用丰硕的成果默默守护着百姓的健康。她自1989年4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微生物检验工作,对肠道致病菌及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及研究长达30年。她,就是玉林市疾病控制中心检验科副科长罗铭。

耐心做好繁琐的工作

2012年,罗铭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合作的《健康人群肠道分离的沙门菌中可抵抗多粘菌素的超级耐药基因mcr耐药基因存在状况调查研究》发表在美国《抗微生物制剂与化学疗法》(美国微生物协会主办的AAC杂志)月刊上,随后新华社等媒体报道称中国科学家在健康人中发现超级耐药基因变体。

多年来,沙门菌一直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引起人类食源性疾病的肠道病原菌,是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爆发起数和发病人数排名第一的致病菌。正是因为执着于保护人群健康的目的,罗铭开始了自己的探索。目前,微生物检验(细菌检验)大部分试剂需现配现用,耗时耗力,检测程序繁琐。第一天:试剂的配制,包括称取、分装、高压;第二天:标本的增菌;第三天:平板的分离培养;第四天:可疑菌落的挑选;第五天:可疑菌的纯化;第六天:生化试验;第七、八、九天:血清学试验,血清学试验往往几天才能完成。做这些试验还要同步做试剂质控,严格无菌操作。如果遇到杂菌污染或分不出纯菌的话一切重新来过,整个过程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2015年,罗铭代表广西市级疾控单位参加了三次国家认监委能力验证考核,三批样本历经50多天之久,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0小时以上,最多的一天耗时15小时。可以说,她几乎每天都在默默坚持着这样重复而繁琐的工作。

终守得云开见月明

最终,罗铭成功了!在严格遵循国标、行标的基础上,她灵活运用各种检验程序,通过试剂的选择、方法的优化,改良了沙门菌分离培养基和增菌液,并优化了沙门菌常规血清分型鉴定的关键点技术,最终形成一套有效的检验新方法。2012年开始,玉林市在对人源中的沙门菌检测中使用她的新方法,沙门菌检出率从原来的0.1%增加到1.6%。2014年至今玉林市从业人员沙门菌检出率均达2.3%以上,夏秋季节从业人员沙门菌检出率达5%以上。同时首次发现从业人员携带国内首例沙门菌血清型。这是又一大突破,她和同事从健康人群分离出7株国内首次发现的沙门菌血清型,对于从源头上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对控制传染病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在食品安全监测方面,罗铭也作出了重大贡献。2017年,她从一份样品检出7个血清型的沙门菌,一份检出5个血清型的沙门菌,还有4个型、3个型等,打破国内外报道的同一食品中检出致病菌最多的记录。

罗铭的这些成绩引起了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高度重视。201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等单位与罗铭团队合作,立即筛选了自2013年至2014年玉林市的健康人群体检分离沙门菌,获得4株携带mcr质粒的鼠伤寒沙门菌,其中1株为mcr变种(经上传Genbank确认为新型变种mcr1.6)。成绩还在不断突破中,2017年她在完成健康人群肠道分离的沙门菌中可抵抗多粘菌素的超级耐药基因mcr耐药基因存在状况调查中,发现4株mcr-1阳性沙门菌,其中包括1株为mcr-1变体。而多粘菌被视为抗生素中的“最后一道防线”,这一发现意味着健康人能在不被觉察的情况下传播超级耐药基因,提示健康人中的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值得关注。为此,她成功申报了《非伤寒沙门菌多粘菌素耐药规律和耐药机制的研究》,2018年广西自然科学资金科研项目《多重耐药沙门菌及耐药质粒的传播模式及耐药机制研究》立项正在申报中。

新闻推荐

玉林市一医院门前新增指示牌 这里,车辆出门禁左转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门前增加禁止车辆左转指示牌,司机应看清后再行驶。本报讯(记者曾维栋通讯员陈金茂庞宇勋)为了顺应广大市...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