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公共泊位将启动智能收费

玉林晚报 2018-04-12 14:39 大字

地磁车位检测器停车位侧边喷刷的"数字编码"近几日,途经文化广场周边路段的市民不难发现,路边每个公共停车位侧边都新增了一串显眼的“数字编号”,这引起很多车主的关注。城区道路停车收费又要“放大招”了?带着市民的疑问,记者进行了采访。

公共泊位新增“位置管家”

城区道路公共泊位停车收费实施至今9个多月,在解决城区停车难题上初显成效。为响应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玉林“智慧城市”和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玉林市参考周边城市的做法,计划分批分路段开展智能化收费,逐步推行技术较为成熟的“地磁车位检测器+手持智能终端”相结合的智能化收费模式。3月初,本报曾刊登过相关报道。按照当时的计划安排,3月中旬陆续开始对第一批智能化收费路段安装地磁车位检测器,并在4月底前完成建设和调试。

昨日,记者在城区广场东路看到,道路两侧的每个停车位地面上都多了一个拳头大小的灰色金属圆点。广东云停远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玉林车辆停放服务收费运营单位)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个装置是地磁车位检测器,广场东路两侧的停车位都安装了这种内嵌式的地磁车位检测器。安装完毕后,检测器与地面持平。别看它不起眼,但发挥的作用很大,通过它可实现自动感应停车和计时。

据介绍,路面上安装的地埋式智能停车收费系统比其他地区的路边收费系统“咪表”更先进。地埋式智能停车收费系统能实现全智能化收费,不用派遣值守收费员。车辆一旦进入安装有地磁车位检测器的车位,埋设在停车位路面内的检测器就会迅速将停车信息传递到系统,开始计时计费;车辆驶离时,系统会生成消费信息,车主通过手机APP进行自助缴费即可,既大大释放了人力,也方便了广大驾驶员。

为了配合管理,推进智能化收费,城区道路的每个公共泊位侧边都喷刷了一串黄色的“数字编号”。这串数字犹如身份证号,包含了停车位所处位置、收费区域等信息。

智能化收费标准不变

城区计划分批分路段开展智能化收费,第一批实行智能化收费的泊位数量约为496个。具体路段为:广场东路(二环北路—福昆线)、广场南路(广场东路—广场西路)、内环南路(解放路—安定街)、人民中路(内环西路—人民街)、新民路(人民中路—教育西路)、新洲路(教育中路—美林街)。上述智能化收费路段为一类收费区域。

目前,智能化收费的配套设备还在陆续安装中,安装完毕后还要进行调试,因此,目前在这些路段停车还是以人工收费为主。未来智能化停车收费系统正式启用后,智能化收费泊位的收费标准保持不变,仍执行前20分钟免费,超过20分钟后按一、二、三类区域收费的标准。同时将开通更多支付方式,车主可通过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支付。

记者了解到,泊位智能化收费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将构建智能停车云平台。所谓“云平台”,就是一个后台数据库,统一管理着整个城区的停车位数据。智能停车云平台建成后,可实现对停车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今后市民出门停车就不用苦苦寻找停车位了,可通过手机APP查看哪些地方有空车位。

(记者 陶继军)

新闻推荐

让人生“色香味俱全”

她与新中国同岁,年少入饮食行业,巾帼不让须眉,习得一身高超厨艺,系国家高级烹饪技师。她热心老年教育事业,在玉林市老年大学和玉州区老年大学传授厨艺22年,还未“退休”。她就是陈国贞,20多年如一日,在老...

玉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玉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