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实现风清气正 七论学习贯彻落实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精神

榆林日报 2018-02-07 09:43 大字

榆林要实现“三大目标”、落实省委“两个更大”要求,关键在党。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进入新时代,化解新矛盾、完成新任务,关键在于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在市委四届四次全会上,市委书记戴征社对榆林全面从严治党作出了全新部署。

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干事创业精气神。人无精神不振,国无精神不兴。榆林要决胜全面小康、开创新时代追赶超越新局面,不仅要有持续的外部动能支撑,更要党员干部秉着一股劲、提着一股精气神。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忠勇、坚毅、大气、精细的“榆林精神”,这是榆林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对于不作为、慢作为,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损害党风政风,贻误榆林发展的行为,与之作坚决斗争,真正用“三项机制”激发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为加快榆林高质量追赶超越汇集智慧、凝聚力量。

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治国安邦重在基层,治党管党重在基础。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重心下移,不断加强基层、夯实基础。但有些干部在错误的权力观、地位观的作用下,逐步脱离了群众,并导致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下降。为了解决这些顽疾,榆林通过已建立的“四级书记抓党建”体系,深化“一统三管五创”机制,各领域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全市249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已全部销号。要继续利用“百姓问政”,完善巡察制度,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序推进党务公开,充分发挥派驻监督的“探头”作用,使广大党员干部明底线、知敬畏、守规矩,为党的领导筑牢“基层堡垒”。

全面从严治党,优化转型发展软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一个地方发展的生命线。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通过持续开展“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优化环境大讨论”活动,以“放管服”改革这个“牛鼻子”为突破口,构建以“亲”“清”为核心的新型政商关系。但从企业和群众反映看,政务环境依然存在雷声大、雨点小,阵势大、成效小的突出问题。不好的作风与低下的效能已再次成为阻碍榆林发展的“拦路虎”、成为弱化干群关系的“绊脚石”,已经到了非抓不可的危险境地。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作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优化服务只有逗号、没有句号。

实践证明,不断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就能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榆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追赶超越提供坚强保证。

本报评论员

新闻推荐

陕煤物资集团榆林分公司红柳林供应站荣获省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本报讯近日,从共青团陕西省委传来喜讯,陕煤物资集团榆林分公司红柳林供应站被授予省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自2015年以来,红柳林供应站始终把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作为凝聚青年、团结青年、带...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