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文笔优美别有风采 ——读卢运福的《父亲逸事》

玉林日报 2017-12-18 16:14 大字

2017年12月4日《玉林日报》B4“万花楼”载卢运福的散文《父亲逸事》,主题鲜明,情感真挚,文笔清新,词顺气畅,多用短句,有如行云流水,读起来朗朗上口,精彩纷呈,我认为是一篇文笔优美、别有风采的好作品。

文章惜墨如金,没有空话、废话。一落笔直奔主题“我眼里父亲是个奇人。他只上过两年私塾,但字写得很好。新中国成立前我们上下三村,楹联帖式、仓储箩筐、陶瓷碗碟,都请他写或凿刻。他的字,中规中矩,浑厚圆润,有骨有肉……村里人都喜欢听他讲古。《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薜仁贵征东、薜丁山征西、罗通扫北、乾隆皇游江南之类,能从年头讲到年尾,什么笑死程咬金、哭死程铁牛之类,更是讲得有声有色。说‘声到房梁鸟皆驻,语入村泉鱼出游\’并不为过。”这些描述的语言具体生动,通俗易懂,有叙有议,显得思想精深,艺术精湛。

如果文章只写上面的“逸事”,内容未免浅薄,因此,作者又写了:父亲从爱吹唢呐到不摸唢呐的原因、父亲是耙田的能手、是调解人间矛盾的能人、是“念语录”的高手等。“文革”时入圩要被拦,背得出毛主席语录才能过,“一次父亲被拦,他信口就背:‘荒时暴月,向亲友乞哀告怜,借得几斗几升,敷衍三日五日。债务丛集,如牛负重!”念此充当“语录”,说明他父亲智慧不俗,灵活应变,且幽默风趣。

上面我说过作者“惜墨如金”,下面我要说他“用墨如泼”。即是说作者在文章详略上的处理得当。该简则简,该详则详。读者朋友们,请细看作者写他父亲为他和兄弟姐妹取名字有趣味的叙述吧:

“大姐出生,父亲名‘之兰\’,谓芝兰入室香;二姐出生,父亲名‘之珍\’,谓珍之宝也;三姐出生,父亲名“之芳”,儿女争芳斗艳;生到老四,还是个女儿,父亲急了,名‘之萃\’,另取小名‘间妹\’。这一‘间\’,果然把‘妹\’‘间\’断了。于是生了我兄运惠,取小名‘阿继\’,继续生了,于是就有了我。父亲认为我家三代单传,现有两男丁,是前生积的德,‘厚德载福\’,于是取名谓之‘福\’。谁知‘福有双至\’,母亲继我之后又生我弟,父亲大喜过望,坚信是前生修来的福分,于是给我弟取名曰‘运修\’。”

这些浅显易懂的叙述,有阅读小说的感觉,有趣、生动、有意义,又不失真实性。取名的理念是健康、文明的,给读者以教育和启迪。

该文的开头,开门见山,满眼绿色,有如凤头的美丽;中间内容丰富,有如猪肚;结尾如何呢?我答曰:有如豹尾有力!“父亲如山一般厚重,如海一样深邃。有父亲在,我们年年有靠山,月月有雨露,日日有阳光,我们兄弟姐妹相约,下一辈子还一起做父亲的儿女!”这结尾幽默地表达了对父亲感情的深厚与绵绵无绝期的热爱。

卢运福同志的《父亲逸事》文笔优美,别有风采,我很喜欢读。这是体现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文艺路线的好作品,是真正“用生动的笔触,新颖的形式,感人的形象来感动读者”的思想精深的好文章。我期待2018年在“万花楼”看到更多像《父亲逸事》那样好或更好的作品。

新闻推荐

党建之花在学校全面盛开 ——玉林市中小学校开展党建工作系列报道(一)

编者按2017年,玉林市开展“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年”活动,推行“党建+”的模式,编织起以学校为点,以集团联盟校为线,以县(市、区)为面的全市中小学党建工作网络,全市公办学校实现了党组织和党的工作100%全覆...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