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不会配错”不是直播配药的借口

来宾日报 2017-11-06 09:04 大字

榆林市第一医院两名穿着护士服的女子,上班期间用手机在某直播平台玩直播,频繁与网友互动,整个直播时长超过1小时。有网友提醒“配药时直播不怕配错药?”而配药的女子则表示她们是专业的,“错不了”。医院发现这一情况后,已进行调查处理,记者联系榆林卫校,暂停两人的实习工作,并对两人进行批评教育,要求两人作出检查,并将进行处理。(11月2日《华商报》)

护士配药本是专心致志、一丝不苟的精细活,可新闻中的两名护士竟然在上班期间悠闲玩直播,时间甚至长达一个小时,其漠视患者生命、懈怠岗位职责的漫不经心可见一斑。而所谓“专业的,错不了”的自我辩解,不过是搪塞质疑、掩饰过错的遮羞借口。围观护士配药玩直播,看点不在“会不会配错”,而在于对患者健康的不上心和对岗位职责的不敬业。事件处理,也不能仅仅止于对当事护士的停职检查。

护士配药是把医生处方正确应用于治疗实践的重要环节,事关药物的科学配伍和患者的病体康复,来不得半点的疏忽大意。身为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医务工作者,不能把药物配置视为小事,更不能因自恃“专业”而对负面后果掉以轻心。透过护士配药期间玩直播,人们不只是看到了网络直播对年轻人难以自持的吸引力,更看到其缺乏生命敬畏和缺失职业敬仰的素质短板。

人们也许会注意到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重要细节,那就是涉事者的“实习生”身份。也许正是两名护士系“实习生”的角色,才导致其配药时公然玩直播的肆无忌惮,但由此引发人们对医院人员管理和制度践行的质疑,却难以因事发“实习生”而有所淡化。

病在“实习生”护士,根子当在医院的疏于管理。面对护士配药玩直播,人们不禁萌生两问:一是实习生应该“实习”什么?首先,依据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的道理,护士“专业”的毕业生,理当实习包括注射、配药等在内的护理功课,但珍重生命、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培育,同样不可或缺甚至至关重要。其次,规章制度应当如何践行。在力推法治建设、强化责任担当的当下社会,健全规章制度、提升规则意识已成大势所趋和生活常态,相信“工作期间不准看电视、玩手机”应当成为许多行政机关和服务单位的岗位须知或工作纪律。不知道榆林市第一医院是否有此禁令,更不知道院方是否对两名“实习生”护士实施了规则培训和纪律教育,但透过护士配药玩直播,人们着实感受到了该院的制度虚设和纪律松弛。

“不会配错”不是护士配药玩直播的借口,暂停涉事者的实习也并非事件处置的句号。以此为契机强化对医务工作者的道德素质培训和规则纪律教育,才是平息“直播门”风波、力避事件重演、挽回负面影响的治本举措。□张玉胜

新闻推荐

科学决策 技术引领 市场导向——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

本报记者宋炜金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工程专家。他与榆林能化产业的发展颇有渊源。很多人都知道,2013年初,由华电煤业集团投资,华电煤业和清华大学共同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