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绵区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玉林日报 2017-10-15 13:30 大字

一个地区、一座城,从生息繁衍、百业待兴到蒸蒸日上、繁荣兴旺,是汗水和智慧的结晶。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绵区紧紧围绕做好“低碳工业、生态休闲、特色城镇”三篇文章、遵循“富集基本要素—产业大发展—成果支持城建、民生,反哺产业”的工作思路,努力将福绵打造为玉林区域性城市核心区、现代特色服务业集聚区、绿色生态现代田园新区、玉林综合交通枢纽“三区一枢纽”。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绵区下大力气优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土地、劳动力、资本、交通、环境五大核心要素,破解发展瓶颈制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构建新兴支柱产业并举,全力以赴推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绵区政治更加安定、经济更加发展、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民众更加安居乐业。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2013年,对于福绵来说,是必定会载入史册的一年——这一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玉林市福绵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福绵区成立以来,福绵区牢牢把握历史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重大跨越。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绵的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6.2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73.1亿元,年均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亿元,从71.2亿元增加到106.7亿元,年均增长2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从23454元增加到32052元,年均增长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1.1亿元增加到16.7亿元,年均增长11.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万元,从7055元增加到12274元,年均增长12.8%。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绵人民精诚团结、奋发图强、锐意创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项目是最强劲的支撑

全局上谋划,关键处落子。

福绵区主动融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融入“双核”驱动战略、全面实施“东靠南下、通江达海”开放战略,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打造玉林区域性城市核心区、现代特色服务业集聚区、绿色生态现代田园新区、玉林市综合交通枢纽。

坚持转型发展,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构建了“两轴两带六园”产业体系,即新桥—沙田—石和工业物流产业轴、福绵—成均—樟木宜居生态轴,生态旅游产业带、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带,福绵服装工业园、环保产业园、电子商务产业园、空港产业园、农林牧产品深加工产业园、现代快速物流产业园。

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环保产业园、服装工业园、现代快速物流产业园等园区加快建设,引进建设装配式建筑和现代绿色建材产业基地。服装产业向自有品牌、自营出口、电商销售、节能环保转型升级,以赛亚、六万山泉、鸿鑫源、万方林化、远航等工业企业建成投产。

农业“接二连三”步伐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土地流转比例达到70.35%,位居广西、玉林市前列。创建长和、龙泉湖、鑫坚、凤鸣八桂等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凤鸣八桂生态养殖示范区获评“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四星级)”称号,长和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获评“玉林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六龙村获“广西黄沙鳖村”称号、福绵区获“广西优势水产品养殖示范区”称号。商贸物流、房地产等服务业加快发展,限额以上零售批发业、住宿餐饮业等保持快速增长,休闲旅游业进一步发展。

项目建设推进迅速,后续发展实力强劲——

自2015年8月至今,全区已有玉林民用机场、玉林市坡塘至玉林机场一级公路、中滔纺织服装加工及配套设施等11个项目列入自治区重大项目;2016年全区列入玉林市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43个,累计完成投资19.92亿元,是福绵重大项目发展最快的时期。

新型城镇建设加快,“宜居福绵”正在建成——

城区亮化美化全面升级,完成城区主干道节能灯改造工程,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启动福绵牛仔小镇、成均香海小镇等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配合玉林市加快民用机场、机场大道、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二环西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天河东路、成均—樟木(环保产业园)—新桥公路、新桥—福绵—兴业公路升级省道、六万莲花山公路等重要道路建设;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完成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车陂江污水直排口截污等污垃处理项目,南流江污染综合整治、生态乡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种种探索,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福绵开启发展新篇章的脚注。

民生是最诚挚的情怀

2013年,投入资金2.69亿元,全面完成十项惠民工程。

2014年,全区公共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达7.81亿元,占全区公共财政支出的78%。

2015年,全区公共财政支出9.6亿元用于民生领域,为民办实事工程全面完成,一批事关群众出行、居住、饮水问题有效解决。

2016年,全区公共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达11.6亿元,占全区公共财政支出的78.4%。

一个个数字,彰显的是福绵区委、区政府执政为民的情怀。

成均镇安田村贫困户杨忠富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杨忠富家有5口人,大女儿读初中,两个小女儿读小学,因妻子残疾,家庭生活困难。了解到杨忠富的情况后,善诚义工等为其捐助了3万余元,一位爱心企业老板租了杨忠富家1.7亩水田,并一次给了5年租金1万多元,解决了孩子的读书问题和家庭住房问题。

杨忠富一家与善诚义工的结缘,得益于福绵区委、区政府在全区范围内重点打造“六桥帮扶”“福绵善诚”品牌,并取得良好成效。为提高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从根本上解决无劳动力贫困户的脱贫问题,福绵区致力打造“福绵善诚”品牌,积极打造由“贫困户+‘福绵善诚\’产业示范基地+‘福绵善诚\’线上销售平台+‘福绵善诚\’爱心超市+善诚义工+善诚基金”组成的一条无偿为全区贫困户服务的“产业选择—生产—销售—流通—售后”产业链,让贫困户有尊严地脱贫。该品牌创建以来,已覆盖2000多户贫困户15000多名贫困人口,并为贫困户销售预售各色农产品460余万元。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在抓好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福绵区始终坚持民本理念,把改善民生放在心上、抓在手中,着力扩大公共服务供给,尽心尽力弥补民生短板,扎实做好扶贫、就业、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工作,在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上闯出新路。

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福绵区委、区政府以改善民生赢得民心,以民心凝聚民力,以民力推动了各项事业的稳步发展。(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福绵区委宣传部提供。)

新闻推荐

科目一科目四恢复考试 十二家社会考场已投入使用

本报讯(记者曾维栋)10月12日,记者从玉林市交警支队车管所获悉,国庆期间,全市所有考试场进行考试场地、考试设备、考试系统改造、升级、调试,以及教练员培训等工作,期间全市停止机动车考试业务。目前全市...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