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扛起结对帮扶旗助力脱贫攻坚战

阳光报 2017-07-18 01:06 大字

曹凤和 记者 张允铎

为进一步落实省委高教工委、省教育厅关于高校结对帮扶贫困县相关通知和指示,落实推进陕西百所高校结对帮扶百县助力全省脱贫攻坚工作,西北大学现代学院高度重视,迅速安排部署,研究制定出结对帮扶整体思路和初步方案,专门成立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精准资助基层行走访小组,赶赴榆林市榆阳区,举全校之力,下好帮扶“精准”棋,打赢脱贫“攻坚”战。

帮扶出实招,主动对接,扎实推进“双百”工程为了解掌握榆林市榆阳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帮扶措施,7月12日,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学生处负责人杜翠芳带领工作组一行4人赴榆阳区,就结对帮扶工作方案进行主动对接和落地,并就具体工作进行座谈调研和实地走访。与榆阳区扶贫办薛攀书记会面沟通,搭建校地对接渠道和互换帮扶意见。

走访动真格,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和调查为将“一对一”结对帮扶教育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掌握榆阳区第一线扶贫工作进展,在榆阳区政府李信等人的陪同下,西大现代***基层行小组一行7人前往榆阳区鱼河峁镇、刘千河镇的柏盖梁村、黄崖窑、刘千河村及康家湾村进行实地调研走访,通过对驻村第一书记进行高校精准资助政策解读宣讲、入村进户个别访谈、实地走访等方式,助推教育扶贫的进程,同时与各乡、村领导交流了如何开展帮扶工作的看法和意见,即时整合了相关方案,根据榆阳区贫困的实际问题,找准帮扶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帮扶工作,并为下一步帮扶榆阳区脱贫攻坚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育扶贫,全面启动结对帮扶机制,铸就“1+X”高校脱贫攻坚力充分发挥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在智力、教育、人才、信息、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制定多层次、多维度、多方面的“一对一”帮扶方案,启动“高校+”帮扶模式,以教育帮扶为发力点,一方面对驻村干部书记进行点线面高校资助政策培训,发挥该校教育资源优势,从源头“控辍保学”,为教育脱贫工作做应有的努力。

另一方面依托该校文化传媒阵地,致力挖掘榆阳区文化资源,利用毕业大戏,舞台剧公演等多种形式,打造推广榆阳区文化品牌,同时发挥该校相关专业优长,为滞销的陕北小香米、红枣等特色农作物,进行产品包装设计,依托互联网+营销手段,以创新谋出路,扩大渠道销售,;组织动员学校共青团、学生会、志愿者组织等多方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活动,深入到榆阳区开展支教、采风等志愿服务工作,将我校资源利用最大化,扎扎实实地为榆阳区贫困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办实事、办好事。G4

新闻推荐

人保财险榆阳支公司承保贫困群众并及时赔付

本报通讯员马静静报道近日,榆阳区安崖镇沙舍科村村民郭春军账户上,多了2.5万元,这是人保财险榆阳支公司因其儿子意外身亡而给其的赔付款。1月23日,榆林市首单“民生意外伤害保险”落户人保财险榆阳支...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