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榆阳区现代农业“风生水起”

各界导报 2015-07-07 21:15 大字

以科学发展求突破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 

农特产品展示区

□王森 记者 丁民利

6月16日,记者在位于榆林市榆阳区牛家梁镇的榆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看到实验室里操作人员正在将剪切的马铃薯组织培养苗接种于另一培养瓶,旁边是一排排摆放整齐的马铃薯培养瓶。马铃薯品种是具有早熟、优质、高产、抗病等优点的费乌瑞它,整个培育过程必须是无菌操作。农业科技人员将引进新品种后不断地试验栽培,培育出适合本土生长的优良马铃薯品种,然后推广于农民,发挥辐射带动效应,这仅仅是榆阳区高科技产业项目建设的其中一项。近年来,榆阳区依托农业大区传统的优势,合理调整农业产业机构,大力发展脱毒马铃薯、高产玉米、设施蔬菜、优质小杂粮等特色种植业,狠抓生猪、羊子、蛋鸡等规模化养殖业,不断增强对农业产业的科技支撑服务能力,农业效益显著提升,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去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4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656元。

四大特色种植业——引领农业发展“乘风破浪"

遇到闲暇时,住在榆林城区西沙的市民张女士便会领着孩子,来到位于榆阳区芹河乡的酸梨海则村设施蔬菜大棚里观赏采摘新鲜的蔬菜瓜果,寻找贴近自然的乐趣。如今,大批的市民每逢节假日便涌向市区近郊,欣赏乡村风景、品尝特色农家饭、体验采摘乐趣。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的大力发展为市民的生活添了不少色彩与生机。

自2009年榆阳区被列为《陕西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建设》示范区以来,该区根据区域优势和产业特色,打造出“四个设施农业示范带",即南部以鱼河镇为中心建成设施果品、蔬菜生产示范带;东南部以余兴庄办事处赵家峁村为中心建成时令性水果观光采摘示范带;西部以芹河乡酸梨海则村为中心建成草莓、芝麻香瓜等特色瓜果示范带;北部以小纪汗乡、牛家梁镇为中心建成温室和塑料大棚相结合辣椒、西甜瓜示范带。

已经初步形成秋延、冬春、早春三个生产型,累计引进特色瓜菜新优品种178个,示范区良种覆盖率达100%。推广了盘穴基质育苗、水肥一体化、蜜蜂授粉、绿色防控等多项新技术,探索出“温室、塑料、大棚、露地"芝麻香瓜高效衔接栽培模式,开发了草莓、蓝莓、樱桃、鲜桃、蘑菇等特色蔬菜和时令水果发展基地。注册榆阳大漠蔬菜、榆阳草莓、金沙湾葡萄等特色品牌。培养出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技术员3000多人,扶持蔬菜专业合作社12个。年生产反季节无公害蔬菜4万吨,年产值8000万元。全区蔬菜呈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商品化销售的可喜局面。

设施蔬菜已成为榆阳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为该区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带动该区走出一条“以点带面、利益驱动、滚动发展、逐步壮大"的“四季农业"发展新模式。

初夏时节,走进榆阳区金鸡滩镇海流滩村,田间所到之处尽是一片绿油油的夏马铃薯。该村夏马铃薯种植面积达300亩,预计再过一个月就可以上市了。这只是榆阳区马铃薯生产基地的一个缩影。

连年来,榆阳区以建设全国一流、陕西第一的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为目标,以南部山区黄土沟壑区和北部草滩区为主,建立了25万亩脱毒马铃薯生产基地。在北部草滩区建立了10万亩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在南部山区12个乡镇125个村实施了马铃薯良种繁供“百村万户一亩田"工程,实现三年彻底更换一次马铃薯品种,探索和总结出夏马铃薯“双万"栽培模式。在牛家梁镇、鱼河镇等河谷川道区推广夏马铃薯费乌瑞它1074亩。在陕西大地脱毒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古塔镇罗硷村和鱼河峁镇白家沟村建立1000亩马铃薯新品种冀张薯8号、青薯9号试验示范基地;在8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业示范园区建立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3.4万亩。

“我家去年种了30多亩玉米,除家里牲畜吃过以后还有收入3万多元,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今年玉米种植面积扩到70多亩了。"榆阳区古塔镇罗硷村村民罗如意开心地说。其实,罗硷村的大部分村民都像罗如意一样去年尝到种地的甜头后,今年都增加了种植面积。

近年来,该区努力把玉米产业建设成榆阳第一大特色产业,单产提高到全省第一,以玉米高产创建为突破,以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基础,大力推广“选良种、覆地膜、增密度、配方肥“等关键技术,辐射带动沟坝地旱作全膜玉米,开展膜下滴灌、转光膜示范等项目。其中:种植地膜玉米5.3万亩;在牛家梁、马合、巴拉素3个乡镇建立3个万亩玉米高产示范片,在全区24个乡镇建立36个百亩核心攻关田;在南部山区鱼河峁、古塔等12个乡镇推广旱地全膜玉米4550亩,辐射带动沟坝地玉米40880亩;在陕西大地种业有限公司、榆林市中稷农业有限公司、榆阳区常四娃家庭农场等建立玉米标准化生产核心示范区2.1万亩;在榆阳区方圆包谷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榆阳区刘忠家庭农场开展玉米膜下滴灌项目0.2万亩;在鱼河峁镇白家沟村开展玉米转光膜示范500亩。

经省农业厅玉米高产创建交叉测产小组实地测产,万亩玉米高产示范片平均亩产948.2公斤,百亩玉米核心攻关田平均亩产1150.4公斤。该区玉米平均亩产超过600公斤,高于全市、全省水平。

该区在南部山区建立了15万亩优质小杂粮生产基地。以旱作农业示范园和标准化基地建设为基础,引进晋谷21、晋谷29、链枷条黑豆、糜子、大明绿豆、红小豆等名、特、优小杂粮新品种20多个,推广大明绿豆、晋谷和糜子等名优特小杂粮新品种1万亩。开展小杂粮标准化生产,示范推广“富硒功能农业"1000亩。其中:在鱼河镇鱼河村和郑家沟村示范种植富硒水稻500亩,在上盐湾镇高家湾村示范种植富硒谷子500亩。富硒水稻平均亩产453.5公斤,富硒谷子平均亩产186.2公斤。

“去年我区开始推广种植富硒大米,我承包了一百多亩水稻,收入达40多万元。今年扩展到680多亩水稻"。四娃圆梦家庭农场的农场主常四娃说,“为了降低单一品种风险,从宁夏引进G19号、长粒优等6中优良品种,为了避免鸡粪中可能含有的激素,将肥料变鸡粪为羊粪,结合使用农家肥与有机肥,着力打造100多亩绿色富硒大米,确保水稻绿色健康生长。"他还打算创办稻米加工厂,在农场自己加工大米,减少加工成本。

常四娃不仅享受到了榆阳区的利民惠农政策,而且将富硒大米产业逐渐向成熟规模化发展。正是得益于该区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种植,促进农民增加收入,逐步推动农业走向现代化。常四娃所在的榆阳区鱼河镇的水稻种植大户越来越多,正逐渐带动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

特色养殖业——农畜业结合“锦上添花"

榆阳区每年实施玉米秸秆青贮15万吨,为羊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该区把以羊子、生猪为主的畜牧业列为增加农民收入的第一大主导产业,确立了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为主题,以养畜大区提质增效工程为契机,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加效益,畜牧业生产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为核心,狠抓现代畜牧业标准化生产、畜禽良种繁育推广、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饲草饲料生产五大体系建设,实现榆阳区畜牧业由陕西第一养殖大区向全国知名养殖强区的转型跨越。2014年底全区羊子饲养量239.9万只;生猪饲养量165.8万头;是陕西省唯一经省统计部门认定生猪饲养量突破“百万头",羊子饲养量突破“二百万只"养殖大县区。今年,该区以“两基地、两条带、两企业"为工作重点,全年计划完成羊子饲养量224万只,生猪饲养量108万头。

作为全省第一养猪大区,榆阳区大力推广标准化温棚养殖,目前全区80%的生猪养殖户实现了标准化温棚养殖,40%的生猪养殖户实现了自繁自养;加快生猪改良步伐,形成以大白、长白、杜洛克为主的生猪配套品种,目前85%的生猪养殖户实现了三元杂交育肥;加快了生猪养殖基地建设,目前已经建成了马合镇麻生圐圙十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小纪汗乡大纪汗村十万头生猪养殖基地正在筹备建设当中;加快了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建设步伐,已建成年出栏2万头扩繁场1个,年出栏2万头商品代猪场1个,年出栏万头猪场10个,千头以上规模养猪场160多个。五是加快养猪大村、大户建设,已建成10万头以上养猪大乡3个,万头以上养猪大村25个,100头以上养猪户3100户,50头以上养猪户8500户。

开展了“五配套"(棚、场、机、窖、槽)舍饲养羊建设,已建成12000多户;加快了标准化规模养羊场建设,建成300只以上标准化规模养羊场400多个;三是加快发展家庭适度规模养殖,截至目前形成10万只以上养羊大乡12个,万只以上养羊大村59个,规模养羊示范村92个,100只以上养羊户2600多户;进行陕北白绒山羊的改良、选育、提高,目前陕北白绒山羊占到全区羊子数量的90%以上。

科技支撑——为现代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农业的发展根本在于科技的服务与支撑。榆阳区在转变传统农业模式的道路上,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完善保障体系,依靠科技促增产,发挥优势促增效。为促进各项产业增收,在科技服务领域实施了许多优惠政策,为该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膜与膜间不留空隙,两覆膜相接处在大垄中间,用大垄沟的土压住地膜,覆膜时地膜与垄膜、垄沟贴紧,每隔2—3米横压腰带,垄沟内每隔50cm左右打一渗水孔。"榆阳区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指导种植户规范种田。耕种时,每天与农民一起“吃小灶",下田地,手把手地指导,让农民提高科学种田的意识,保障有效推广新技术、新品种。

榆阳区近年来还深入开展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创业等专项行动,充分发挥农业园区示范作用,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加强基层区域农技推广站和工作队伍建设,完善三级农技服务网络,不断增强科技支撑能力。

在玉米高产创建中推广以“换品种、增密度、调带型、腹地膜、配方肥、机作业、晚收获"为主要内容的集成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引进示范骥张薯8号、青薯9号等新品种,有力促进了马铃薯产业发展。为了全面提高了小杂粮单产和品质,实施种子包衣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和谷子白发病,推广双垄沟播等旱作农业集雨技术。建立集中育苗点,引进特色时令性水果和设施蔬菜新品种30多个,发展设施草莓、芝麻香瓜、葡萄、桃、山地苹果等特色瓜果,推广太阳能频振灯杀虫、臭氧防病、反光幕补光、水肥一体化、防虫网防虫、蜜蜂授粉等新技术,提高设施蔬菜、水果的种植效益和供应能力。

该区还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800多万元,新建、维修了20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同时配备了防检设备和办公设施,从大中专院校招聘了50名畜牧兽医专业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和加强了乡镇站的技术力量。该区落实了518名村级防疫员,工资补贴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开展以牛羊布病、口蹄疫,猪蓝耳病、猪瘟、禽流感为主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防疫率、挂标率均达到100%,近年来全区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确保了该区畜牧业健康发展。

该区对养殖投入品的监管力度也大大增强,重点对兽药、动物防疫疫苗、饲料生产企业和市场开展不定期的执法检查,严查不合格产品进入,对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兽药或禁止作为饲料添加剂的药物的行为给予严肃处理。对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工作也认真开展,定点屠宰检疫率达100%,病害肉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严格了出县境检疫监督管理,做到“放心肉"真正放心。每年对所有奶牛进行布病血检和结核病检疫工作,确保了群众喝上“放心奶"。该区还建设了50个村级兽医室,配齐了设施设备,全面提高了区、乡、村三级防疫网络的服务功能。

近年来,榆阳区在种植业上对农民也不断加强物资补贴。“有了一定的农资补贴,自己再需要投入一些机械油料费及部分肥料费用就足够了。自己及全村有信心把这些地种好。"榆阳区古塔镇罗硷村的村民罗如意说。他补充道,“按照去年收入预算,今年承包地也增多了一倍,经济收入也要翻一番。现在物资、技术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大,以前宁愿跑车也不愿在家务农种地,现在反而觉得地太少。"该区现已推广新型农机具4000台,农业机械化率提高到60%。除了农机具补贴,在种子、农药方面也有许多补贴。

今年,旱作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项目每亩补贴种子4公斤,地膜7公斤,化肥50公斤,农药地虫克1.2公斤,每50亩配点播机一台,每200亩配1.2米宽幅覆膜机一台,旋耕机、拖拉机由示范点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指定农机专业合作社购买;万亩玉米高产示范片与百亩玉米核心攻关田每亩补贴种子4公斤,地膜2.5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硫酸钾10公斤,锌肥、硼肥各1公斤,除草剂0.2公斤,地虫克1.2公斤,覆膜播种机等;坝地玉米每亩补贴玉米种子3公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玉米新品种示范推广每亩补贴玉米种子4公斤;品种展示田每亩补贴种子4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硫酸钾10公斤,锌肥、硼肥各1公斤,除草剂0.2公斤,地虫克1.2公斤;部分小杂粮种植户同样得到种子、农药方面补贴,丰富充足的农资补贴为农民创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闻推荐

张季鸾研究会成立两岸三地座谈交流

本报讯(王森李坤记者高三宝)近日,由关心、爱好或者从事张季鸾精神研究的人员组成的张季鸾研究会在榆林市榆阳区成立,此次研讨会由榆阳区人民政府与陕西师范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举办。会议由榆林市...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