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榆林市新农村建设呈现六大亮点

榆林日报 2010-08-20 13:11 大字

□本报通讯员贺引忠

西部大开发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领农业农村工作全局,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要求,充分发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对“三农”的带动作用,创新“三农”工作思路,转变“三农”工作机制,改进“三农”工作方法,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坚定不移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新的突破,新农村建设呈现六大亮点。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稳中有升

1999年以来,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中省有关文件精神,坚持把“稳粮”放在首位,不折不扣落实中、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扶持农业、促进粮食生产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在农业结构调整深化、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全市粮食产量逐年增加。2009年实现粮食产量152.7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农业总产值实现117亿元,实现增加值73亿元,增长8.2%,增速全省第一。

农民增收渠道更加广泛,收入稳定增长

工资性和非农产业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农民增收幅度逐年加快,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减负增收、产业增收、务工增收、补贴增收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2004年,榆林市率先免除农业税,实现了农民零负担。2009年,榆林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27元,比1999年增加3167元,十年年均增长361.7元。其中,外出打工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以上。

产业化步伐加快,特色农业初具规模

按照“农业抓产业,产业抓特色”的思路,榆林市把马铃薯、玉米、羊子、红枣、小杂粮、大漠蔬菜六大特色产业放在突出位置。2009年,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269.8万亩,占全省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玉米种植面积169.7万亩,播种面积和单产水平居全省第一。红枣种植面积达到155万亩,羊子饲养规模达到775万只,“北种、南豆、东枣、西薯”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此外,小杂粮、油料、蔬菜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也初具规模。全市名优小杂粮播种面积292.9万亩,蔬菜29.2万亩,特色产业覆盖面达到80%,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70%。全市建成省市级龙头企业91户。大力开展了“一村一品”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建成一批达省级标准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专业乡镇、专业村,涌现出了“榆薯牌”马铃薯、“一定牌”辣椒、“横山大明绿豆”、“巨鹰滩枣”等一大批知名品牌。

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

西部大开发以来,榆林市大力推进基本农田建设、水利工程建设、农村公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农村新能源建设和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累计建成基本农田650万亩,人均达到2.2亩;建设淤地坝2.1万多座。全市乡镇和行政村通油路率分别达到100%和60%,广播电视覆盖率100%。建成各类小型水利工程1.8万多处,解决了百万以上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和饮水困难问题。

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民生问题逐年改观

2009年,全市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2.84%。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建立了贫困助学基金、大病救助基金、法律援助基金,人民群众关注的上学难、看病难、打官司难得到有效缓解。

农村改革逐步深入,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西部大开发以来,榆林市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改革步伐,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逐步深入,强化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农村精神文明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农民民主法制意识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持续好转,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

新闻推荐

具备70座以上飞机维护与放行资格旅客出行和货物运输将更加方便快捷

本报记者吕晶报道8月22日晚,榆林榆阳机场,首都航空公司一架空客319飞机在指挥员的指引下缓缓滑入机位停稳,机务维修人员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拿着工作单开始认真逐项地进行着短停工作的绕机检查……30...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