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为建设魅力强盛和谐新榆林而努力奋斗

榆林日报 2010-07-04 13:21 大字

(上接第一版)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扭住加快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紧紧围绕“两基地一中心”建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大跨越,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总结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党的领导是榆林跨越发展的重要保证,坚持加快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是榆林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立足榆林实际改革创新是榆林跨越发展的不竭源泉,困难面前不气馁、挑战面前不低头是榆林跨越发展的宝贵财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榆林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各位代表、同志们,当前榆林已经站在跨越发展的新起点上。年初,市委二届六次全会上,我们全面提出实施科教引领、创新转型战略,确定了主要经济指标三年翻番的奋斗目标,到2012年榆林市经济总量要达到2800亿元。这次大会,我们又进一步描绘了今后五年的发展蓝图,到2015年榆林市GDP要达到4000亿元,人均GDP要突破1万美元,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我们坚信,随着百年战略、十年规划以及科教引领、创新转型战略等一系列决策部署的实施,榆林的经济结构必将有一个大的转型,榆林的社会发展必将有一个大的转轨、榆林的环境形象必将有一个大的提升,榆林人民的生活水平必将迈上新的台阶!

前景无限美好,事业催人奋进。奋发有为、脚踏实地干好每一年,走好每一步,对于榆林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国经济强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上下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二届六次全会和本次大会的总体工作部署上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扎扎实实做好每项工作,全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加快创新转型,在更高起点上推动跨越发展。在经过连续多年经济总量的大幅攀升后,榆林已经进入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实现在更高起点上的新跨越是我们肩负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职责。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作为新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科教引领、创新转型战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资源开发型向集约型、消费拉动型转变,产业结构由资源型产业为主向资源型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协调发展转变,产品结构由资源开发初级产品向深度转化产业链条终端产品转变,市场开拓由初级市场向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现代市场转变,发展理念由经济价值取向向富裕百姓转变;推动社会发展从城乡二元型社会向城乡统筹协调型社会转变,从城市功能缺失向聚集、辐射和服务等功能完善转变,从群众利益矛盾多发向利益关系协调转变,从传统粗放型社会管理向以人为本、和谐共处转变。今年,要把"七抓七促七突破"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努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更深层次上促进社会和谐。我们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构建和谐榆林的关键环节来抓,努力让榆林百姓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要着力改善民生。坚持公共财政向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向贫困地区、向农业农村、向弱质产业四个领域倾斜,大力发展对增加群众收入带动性强、对改善群众生活服务性好、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支撑作用大的产业和事业,大力发展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建立健全全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努力促进民和。要畅通社情民意渠道,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及时解决群众的困难,切实理顺群众的情绪,使群众求有所应、困有所助、难有所帮、惑有所解。要营造公平正义的良好环境,切实做到让每个人的正当诉求都能得到表达,每个人的正当利益都能得到维护,每个人的正当行为都能得到认可。要大力倡导团结和睦、平等互助、宽容友爱、共同发展的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塑造和谐品格,增加和谐涵养,努力形成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要全力确保民安。深入开展“平安榆林”建设活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健全社会稳定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本质安全型社会建设,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要打造“书香榆林”,在更高要求上提升执政水平。开展“书香榆林”建设,是市委立足榆林干部群众思想工作实际作出的重要决策。我们要把“书香榆林”建设与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社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书香榆林”建设,全面提高各级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进而带动全社会文明程度提高,最终形成独具榆林特色的“榆林气质”“榆林精神”。要继续推进“周周读书、人人培训”活动,办好干部网络教育学院,组织干部职工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继续推进书香家庭、书香机关、书香社区、书香企业等“十大创建”活动,动员全市人民投入到读书学习活动中来。要抓好“书香榆林”的物化,通过“书香榆林”建设,把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本领物化为全市上下解放思想、跨越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物化为各级领导提高执政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学习实践,物化为各级干部依法行政、注重服务的工作实践,物化为全社会各行各业的行为规范和标准,物化为各个层面人群格调高雅、诚信工作的具体行动,物化为全市求真务实、廉洁守法的作风,进而在全社会形成健康、文明、和谐的社会新风尚。

四要充分发扬民主,在更宽领域内行使人大职权。推动全市又好又快发展,人大职责神圣,使命光荣。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人大工作,积极为人大依法行使职能职权创造条件、提供舞台,充分调动人大工作的积极性。各级人大要强化党的意识,贯彻党的意志,自觉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有机统一起来,努力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有效贯彻落实。要进一步发挥推进科学执政的职能,对于党委、政府作出的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决策事项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决策的民主化水平。要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职能,着眼于推动榆林经济社会创新转型,不断扩大对政府绩效评估、重大项目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等重点工作和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扶贫救济、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难点问题的依法监督。正确处理与“一府两院”的关系,在监督中支持,在支持中监督,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公正司法。要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就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事关民生的重大问题进行视察、调研、评议,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反映群众呼声和要求的主渠道作用,认真听取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保证人大工作更好地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认真学习和掌握宪法、法律以及人大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依法行使职权的能力和水平;艰苦奋斗、厉行节约,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清正廉洁、一心为民,不断开创榆林市人大工作的新局面。

五要倍加珍惜团结,在更大范围内凝聚发展合力。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团结出新的生产力。全市上下要倍加珍惜和维护当前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努力形成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人大代表是经过人民选举产生的国家机关组成人员,是人民派往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力的光荣使者,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工作的社会基础。大会闭幕后,各位代表将要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希望你们向广大选民和人民群众广泛深入地宣传大会精神,宣传榆林新时期的目标任务、发展战略和工作举措,把全市上下的思想统一起来,热情调动起来,力量凝聚起来。希望你们带头认真贯彻落实大会的各项决议,从自身做起,从本职岗位干起,率先垂范,开拓进取,带领全市人民为全面完成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不懈努力。希望你们认真行使人民赋予的各项权利,倾听民声,体察民情,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集中民智,尊重民意,大力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凝聚民心,珍惜民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决策落实;顺从民愿,消除民怨,强化为民之心,深化爱民之情,实化富民之策,细化惠民之举,用卓有成效的工作实践体现人民代表的作为。

各位代表、同志们,榆林的事业是承前启后的事业,是薪火相传的事业,也是开拓奋进、不断创造的伟大事业。我们已经绘就了新时期发展的宏伟蓝图,但创造辉煌未来要靠我们的生动实践;我们已经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诸多有利条件,但演变成客观实在的竞争优势要靠我们开拓创新的工作;我们已经挑起了富民强市、转型发展的历史重担,但实现伟大的目标要靠全市干部群众、新老同志的共同努力。现在,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还很多,挑战还很大,矛盾还很复杂。我们要大力弘扬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勇气和斗志,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不断创新科学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负重拼搏,真抓实干,为建设经济腾飞、社会进步、科教兴盛、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魅力强盛和谐新榆林而努力奋斗!

新闻推荐

榆林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

(上接第一版)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是一次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大会,是一次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大会,是一次团结民主、继往开来的大会,对于进一步动员和激励全市人民,万众一心,奋发图强,推动榆林实现在更高...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