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从“文化沙漠”到“文化绿洲”

榆林日报 2009-12-17 13:36 大字

从“文化沙漠”到“文化绿洲”

周九红

20多年前,榆林可以说是一片文化的沙漠。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榆林的工业开始蒸蒸日上,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那时,不管是在机关还是在企事业单位,中专毕业的人就算是有文化的。如果有人能摆弄个照相机,或者写出豆腐块样大小的短文,那便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记得1988年夏天,我首次在当时四开四版的《榆林日报》上发表了一篇不足600字的散文,就被领导在大小场合称我为“本院才女”,现在想起来都汗颜得无地自容。而现在,不用在报纸上,到网上找找看,会写文章的人随处可见。而曾经为我提供人生舞台的《榆林日报》,更是得到了空前发展。

“文化沙漠”所代表的不光是人才短缺问题,更多代表着文化设施的匮乏和文化活动的稀少。当时,城区仅有的文化活动场所是电影院,还有就是灯光球场和大操场。不管是举办音乐会还是纳凉晚会,只能选在灯光球场。

2002年以来,榆林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特色文化大市、绿色生态名市三大目标,开展了“双创”,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驼城美景入画来。榆溪河综合整治按期完成,初步建成了“一池清水,两条绿带”的经济、文化、生态走廊,形成了国内沙漠城市独有的特色滨水景观。世纪广场、凌霄广场、火车站广场的设施进一步完善,阳光广场、兴达路街心广场,沙河桥头广场、长城北路绿地广场、榆阳区政府广场相继建成,提升了城市品位。实施榆林老街恢复整治,榆林老街改造了2000多间店铺和39条巷道。

著名作家老舍在其长诗《剑北篇》里,记下了他对“绿柳清泉的榆林”的留恋。曾让老舍流连忘返的榆林古城大街,如今再现了“南塔北台、六楼骑街”独特的明清建筑风貌,现已成为外地游客来榆林旅游的必去之地。每天清早,去阳光广场、世纪广场等广场晨练的人们已成为榆林城市体现人文关怀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加快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国际大酒店、残疾人服务中心、儿童福利院、新闻大厦、体育中心、科技馆、档案馆、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会展中心、国际会议中心等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启动了“数字榆林”一期工程、中心商务区主干道和主要区块、榆林古城老街、黄土文化民俗风情园等23个文化旅游项目建设,进一步开辟新的旅游线路。旅游文化艺术节、榆林中国陕北民歌艺术节,扩大了榆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到完善。

20多年前,知道榆林的人不多,来榆林的名人就更少了。1988不知道电影电视是怎么拍的榆林人迎来了第一个摄制组——八一电影制片厂来榆林拍摄了电影,见多识广的摄制组成员竟齐声感叹:“天哪,到过那么多地方,就没有一个地方像榆林这么清净,这么安宁,这么秀美……只是,有点不像城市,像个风景秀美的乡村……”于是,榆林第一次在银幕上与全国人民见面,向人们展示了她优美的自然景观。如今,每年来榆林拍电影、电视和举办大型音乐会的文化团体究竟有多少,恐怕不是专事接待的人,谁也弄不清。

如今,榆林就像一个小家碧玉成为一个大家闺秀一样。这里不光是旅游的胜地和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也是一个适合年轻人学习和成长的地方,其内在的魅力使人无法抵挡。而这魅力,应该是文化和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产物,是发自内在的,而不是表面的。 

在街头巷尾,整齐精致、布局统一的报刊亭随处可见,图书城里,各种图书应有尽有。

追求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爱读书、读好书已经是榆林人的一种时尚。文化进社区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今天榆林所有社区全都安装有功能齐全的健身器材,全都有了自己组织、自己参与的文化队伍。文明和谐成了榆林群众生活的主旋律。寄语驼城风日道,未来春色更撩人。

新闻推荐

榆林多闻水禽声

非常关注本报记者刘涛报道12月19日下午,市民龙先生来到榆林河滨公园他第一次见到天鹅的地方,尽管明年天鹅还会回来,但他说:“不来,心里更空。”暮烟袅娜。在冬日夕阳的余晖里,冰水交界处,上百只野鸭和鸥...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