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市农科所农业科技创新亮点凸显

榆林日报 2009-11-05 13:44 大字

本报记者孙士清通讯员牛建生报道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几年来,榆林市农科所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为主线,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狠抓马铃薯、小杂粮、蔬菜、杂果等特色优势产业,有力推动了农业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先后受到省、市奖励21项,有14项科研成果获得省、市科学技术奖;2007年被榆林市委、市政府授予榆林市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

创新人才机制 壮大科技力量

人才是科研机构加快发展壮大的第一资源。针对科技人才短缺、断档问题,他们打破常规,大幅度吸纳高学历科研人才。2007年一次性招聘农业高校本科生5名,2008年又招聘农业硕士研究生7名,并引进1名省管专家,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显著提高。同时建立了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管理、培训和激励保障长效机制,使人才能引进来,留得住。

拓宽筹资渠道 促进成果转化

该所积极申报科研与推广项目,争取项目资金。先后申报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原原种扩繁基地项目、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省农业厅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项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等共计810万元。采取集资入股、招商引资等多种形式,广泛筹措资金,为产业开发提供经费保障。同时建立完善科研+推广+开发三位一体的科技示范推广模式,通过科研提供新品种、新技术。

推进产业开发 加快技术创新

在马铃薯脱毒技术研究与产业开发方面,该所研究总结出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规程”、“脱毒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规程”、“脱毒原种和专用商品薯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等三项丰产技术,建成了脱毒种薯繁供和技术推广体系,立项完成的“马铃薯脱毒技术应用及产业化开发”、“马铃薯标准化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分获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和市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高产创建活动成果丰硕,2007年靖边高海则60亩布尔班克马铃薯平均亩产达5136公斤,创该品种全国单产最高纪录;2008年该所又重点实施了马铃薯“百、千、万”高产创建活动,其中3万亩夏马铃薯平均亩产3810公斤、万亩秋马铃薯平均亩产4888公斤、千亩专用薯平均亩产5037公斤、百亩秋马铃薯核心攻关田平均亩产6715公斤,均创造全国、全省马铃薯单产纪录。在杂粮综合研究方面,该所在品种引育、提纯复壮的基础上,开展了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等综合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出了适宜榆林市的小杂粮丰产栽培技术规程,立项完成的“榆谷4号选育”和“榆糜3号选育”项目分获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和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瓜、菜新技术研究与推广方面重点开展了保温被覆盖、电热线营养钵育苗、嫁接栽培、二氧化碳施肥、生物防治等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形成了亩纯收入万元以上的日光温室栽培模式,并进行了西甜瓜新品种的引进与示范推广,其中“西农8号新品种推广”获省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二等奖。在名优杂果集成栽培研究方面主要开展了以节约土地、立体栽培、集约经营、早熟高效为目的的“小杂果密丰栽培及其粮(草)间作”技术研究,该成果获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市农科所农业科技创新亮点凸显

新闻推荐

虎年挂历出炉

本报记者王婷摄影报道11月6日,距离2010年到来还有1个多月的时间,记者在榆林市部分商铺发现,虎年的挂历、台历、年画已经摆上了柜台,让人感觉“虎虎生威”的虎年即将来临了。在步行街某书店的柜台上,各...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